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基于行人流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匹配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行人交通特性方面第10-11页
        1.3.2 行人与设施间的关系方面第11-12页
        1.3.3 设施通过能力方面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7页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行人交通特性分析第17-27页
    2.1 行人个体交通特性分析第17-19页
        2.1.1 步频和步幅第17页
        2.1.2 步速第17-18页
        2.1.3 行人空间需求第18-19页
    2.2 行人流交通特性分析第19-23页
        2.2.1 行人流参数及三参数基本关系第19-20页
        2.2.2 速度与密度的关系第20-21页
        2.2.3 流量与密度的关系第21-22页
        2.2.4 流量与速度的关系第22-23页
    2.3 行人服务水平第23-25页
    2.4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流线分析第25-26页
        2.4.1 进站客流流线第25页
        2.4.2 出站客流流线第25-26页
        2.4.3 换乘客流流线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与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分析第27-41页
    3.1 换乘站换乘形式第27-32页
        3.1.1 换乘形式第27-31页
        3.1.2 换乘形式对比第31-32页
    3.2 换乘站设施设备分类及研究范畴的界定第32-33页
    3.3 通道通过能力分析第33-35页
        3.3.1 通道设计第33-34页
        3.3.2 通道通过能力分析第34-35页
    3.4 楼梯及自动扶梯通过能力分析第35-39页
        3.4.1 楼梯设计第35-36页
        3.4.2 .楼梯通过能力分析第36-37页
        3.4.3 自动扶梯设计第37-38页
        3.4.4 自动扶梯通过能力分析第38-39页
    3.5 闸机通过能力分析第39-40页
        3.5.1 闸机的设计第39页
        3.5.2 闸机的通过能力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匹配度评价指标分析第41-51页
    4.1 设施能力匹配度定义第41页
    4.2 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匹配度评价指标第41-42页
    4.3 基于密度比的单个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第42-44页
    4.4 基于设施饱和度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方法第44-46页
        4.4.1 饱和度的计算方法第44-45页
        4.4.2 基于饱和度的匹配度评估流程第45-46页
    4.5 基于行程时间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方法第46-50页
        4.5.1 仿真软件VISSIM行人模块介绍第46-47页
        4.5.2 设施与客流仿真建模思路第47-48页
        4.5.3 模型参数与基本假定第48-50页
        4.5.4 基于行程时间的匹配度仿真评估流程第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西安地铁北大街站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匹配度分析第51-67页
    5.1 交通调查第51-56页
        5.1.1 调查对象概况第51-53页
        5.1.2 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第53-54页
        5.1.3 数据采集第54-56页
    5.2 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第56-57页
    5.3 客流量第57页
    5.4 基于密度比的通行设施通行状况等级划分第57-58页
    5.5 基于饱和度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第58-60页
    5.6 基于行程时间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第60-66页
    5.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首尔地铁梨水站(总神大入口站)通行设施通过能力匹配度分析第67-81页
    6.1 首尔地铁梨水站(总神大入口站)简介第67-68页
    6.2 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第68-69页
    6.3 客流量第69-70页
    6.4 基于密度比的通行设施通行状况等级划分第70-71页
    6.5 基于饱和度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第71-72页
    6.6 基于行程时间的设施能力匹配度评估第72-77页
    6.7 对比分析第77-79页
    6.8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7.1 研究结论第81-82页
    7.2 研究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军标与地形的匹配研究
下一篇: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组织仿真与优化研究--以西安地铁北大街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