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厂论文--工厂设备及安装论文

总装厂多车型生产线改造及产能提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字母符号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汽车总装工艺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第17-19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结构及装配特点分析第21-29页
    2.1 燃油车结构及装配第21-22页
    2.2 新能源车结构及装配第22-25页
        2.2.1 纯电动汽车结构及装配第22-23页
        2.2.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装配第23-25页
    2.3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装配工艺流程差异点分析第25-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总装厂的生产线改造第29-52页
    3.1 现有总装生产线状况第29-30页
        3.1.1 车间概况第29页
        3.1.2 车间工艺流程第29-30页
    3.2 生产线的主线布局调整第30-44页
        3.2.1 动力合成线改善第31-35页
        3.2.2 电池包转运改善第35-40页
        3.2.3 SKD拆卸机械手改善第40-42页
        3.2.4 加注改善第42-44页
    3.3 生产线的工艺布局调整第44-50页
        3.3.1 动力总成模块化供货第45-46页
        3.3.2 副车架模块化供货第46-47页
        3.3.3 仪表台总成模块化供货第47-49页
        3.3.4 其它模块化供货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多车型混线生产的物料配送模式分析第52-63页
    4.1 多车型混线生产物流的SPS物料配送模式第52-58页
        4.1.1 SPS配送模式的优势第52页
        4.1.2 SPS实施要点第52-58页
    4.2 多车型混线生产线的物流改善第58-61页
    4.3 应用效果分析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混线生产下的效率提升研究第63-73页
    5.1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第63-64页
        5.1.1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术语第63页
        5.1.2 生产线平衡的评价方法第63-64页
        5.1.3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第64页
    5.2 混线生产工时不平衡原因分析第64-65页
    5.3 效率提升的实例分析第65-72页
        5.3.1 前后风挡玻璃取件改善第65-68页
        5.3.2 “跳跃式”穿插上线第68页
        5.3.3 最终线生产平衡改善第68-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能量法的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下一篇:视觉-操作型分心时长预测及驾驶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