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基于能量法的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再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碰撞模型和仿真软件研究第9-10页
        1.2.2 正面碰撞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3 正面碰撞速度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基于能量法的汽车正面碰撞事故再现方法研究第15-37页
    2.1 正面对心碰撞事故分析第15-18页
        2.1.1 基于变形量的速度计算方法第15-16页
        2.1.2 能量分析第16-18页
    2.2 正面非对心碰撞事故分析第18-26页
        2.2.1 基于恢复系数的速度计算方法第18-19页
        2.2.2 能量法第19-21页
        2.2.3 塑性变形能的分析第21-26页
    2.3 正面非对心碰撞模型的建立第26-30页
        2.3.1 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2.3.2 模型的约束条件第29页
        2.3.3 碰撞模型的计算方法第29-30页
    2.4 碰撞后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0-35页
        2.4.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30-31页
        2.4.2 建立坐标系第31页
        2.4.3 碰撞后运动力学模型第31-34页
        2.4.4 碰撞后运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正面碰撞事故再现软件的开发第37-48页
    3.1 程序的总体结构第37-39页
    3.2 参数输入第39-43页
        3.2.1 车辆基本参数输入第39-40页
        3.2.2 事故现场参数输入第40-41页
        3.2.3 相关参数的确定第41-43页
    3.3 运动过程模拟计算第43-45页
        3.3.1 初估碰撞后速度第43-44页
        3.3.2 碰撞后运动过程计算模块第44-45页
    3.4 碰撞过程模拟计算第45-47页
        3.4.1 约束条件计算模块第45-46页
        3.4.2 碰撞过程计算模块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案例分析第48-55页
    4.1 事故概况第48-49页
    4.2 事故再现过程第49-53页
        4.2.1 相关参数的确定第49-50页
        4.2.2 碰撞后运动过程再现第50-52页
        4.2.3 碰撞前速度计算第52-53页
    4.3 PC-CRASH软件仿真计算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55页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碳平衡法的天然气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的研究
下一篇:总装厂多车型生产线改造及产能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