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1.1 纸张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力学特性 | 第14-18页 |
1.1.1 纸张材料的成分要素 | 第14页 |
1.1.2 纸张材料的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1.1.3 纸张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15-16页 |
1.1.4 纸张的光学性质 | 第16-18页 |
1.2 材料热变形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第18-23页 |
1.2.1 材料热变形 | 第18页 |
1.2.2 评价材料热变形的方法 | 第18-19页 |
1.2.3 材料热膨胀系数 | 第19-20页 |
1.2.4 热变形应力-应变曲线 | 第20-22页 |
1.2.5 材料热变形温度 | 第22-23页 |
1.3 纸张的热性能研究进展 | 第23-36页 |
1.3.1 纤维热性质 | 第23-24页 |
1.3.2 纸张老化性能 | 第24-25页 |
1.3.3 纸张的耐久性和耐热性 | 第25页 |
1.3.4 评价纸张老化性能的方法 | 第25-28页 |
1.3.5 采用动态热机械法(DMA)分析纸张的热机械性能 | 第28-32页 |
1.3.6 纸张老化机理 | 第32-36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6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纸张主要组分纸浆热性能研究 | 第38-49页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8-39页 |
2.1.2 热重分析方法 | 第3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2.2.1 纸浆 TG 分析的升温速率的确定 | 第39-40页 |
2.2.2 基于 TG 分析的不同种类浆料热降解规律 | 第40-41页 |
2.2.3 不同浆料 TG 分析的关键温度及热稳定性比较 | 第41-4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纸浆热解过程动力学研究及热性能评价 | 第49-64页 |
3.1 基于 TG 的纸浆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3.1.1 热解反应区间的设定 | 第49-50页 |
3.1.2 纸浆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3.2 动力学模型机理函数 G(α)的确定 | 第52-55页 |
3.3 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 E 和指前因子 A 的求解 | 第55-62页 |
3.4 基于动力学活化能的浆料热稳定性评价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返黄特性及返黄机理的研究 | 第64-7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65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7-77页 |
4.2.1 PC 值与 b*线性关系评价 | 第67-68页 |
4.2.2 光照时间对白度及 PC 值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3 BCTMP 光诱导返黄回归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69-73页 |
4.2.4 BCTMP 浆料老化前后 FT-IR 光谱分析 | 第73-75页 |
4.2.5 BCTMP 浆料老化前后 FT-Raman 光谱分析 | 第75-7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纸张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第79-9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79-81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79页 |
5.1.2 纸张抄片 | 第79-80页 |
5.1.3 商品纸样参数 | 第80页 |
5.1.4 TG 分析 | 第80-81页 |
5.1.5 动态热机械分析 | 第81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81-95页 |
5.2.1 升温速率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1-83页 |
5.2.2 浆内加填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3-84页 |
5.2.3 浆内施胶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4-86页 |
5.2.4 纸页定量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5.2.5 纸页紧度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7-88页 |
5.2.6 不同打浆度对纸张热失重特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5.2.7 常见几种商品纸张的热失重特性 | 第90-92页 |
5.2.8 不同纸张的动态热力学特性 | 第92-93页 |
5.2.9 纸张浆料种类和配比对纸张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5.2.10 纸页定量对纸张动态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94-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纸张热老化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 第97-117页 |
6.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97-99页 |
6.1.1 实验原料 | 第97-98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98-99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5页 |
6.2.1 不同老化温度下老化时间对纸页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99-103页 |
6.2.2 纸张老化前后的 SEM 观察 | 第103-106页 |
6.2.3 老化时间对纸张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6.2.4 纸张聚合度老化前后的变化 | 第108-110页 |
6.2.5 纸张热老化特性分析及其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10-11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纸张材料隔热性能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117-128页 |
7.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118-120页 |
7.1.1 实验原料 | 第118-120页 |
7.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第120页 |
7.2 纸张材料隔热性能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20-123页 |
7.2.1 隔热性能表征方法分析和制定 | 第120-122页 |
7.2.2 测量原理及数理模型的建立 | 第122-123页 |
7.3 纸杯冷热面温度偏离曲线及整体隔热性能评价 | 第123-127页 |
7.3.1 温度因子ω的求解及整体隔热性能评价 | 第123-125页 |
7.3.2 不同结构类型纸杯整体隔热性能评价 | 第125-12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附件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