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侧净区宽度计算方法与设置条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公路路侧净区宽度计算方法 | 第16页 |
1.4.2 公路路侧净区成本效益分析测算 | 第16页 |
1.4.3 公路路侧净区设置条件研究 | 第16页 |
1.4.4 实例分析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公路路侧净区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 第19-33页 |
2.1 路侧净区宽度计算参数确定 | 第19-27页 |
2.1.1 驶出角度与驶出速度 | 第20-21页 |
2.1.2 驾驶员反应时间 | 第21-22页 |
2.1.3 车辆制动减速度 | 第22页 |
2.1.4 安全限制速度 | 第22-23页 |
2.1.5 右侧路肩宽度 | 第23-24页 |
2.1.6 边坡坡度 | 第24-27页 |
2.1.7 车型的选取 | 第27页 |
2.2 路侧净区宽度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2.3 模拟试验验证 | 第28-31页 |
2.4 净区宽度建议值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公路路侧净区成本效益测算研究 | 第33-45页 |
3.1 公路基础数据资料收集 | 第33页 |
3.2 路侧净区安全效益分析测算 | 第33-41页 |
3.2.1 路侧事故发生数量 | 第34-36页 |
3.2.2 路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 | 第36-40页 |
3.2.3 每起事故经济损失量化 | 第40-41页 |
3.3 路侧净区工程成本分析测算 | 第41-44页 |
3.3.1 路基土方造价 | 第42页 |
3.3.2 公路征地费用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公路路侧净区设置条件研究 | 第45-53页 |
4.1 基于成本效益的路侧净区设置优化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4.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2.1 模型求解 | 第46-47页 |
4.2.2 求解方法应用 | 第47-48页 |
4.3 基于路侧风险评价的护栏防撞等级匹配方法 | 第48-52页 |
4.3.1 SPA和VFS理论 | 第49-50页 |
4.3.2 基于SPA-VFS的路侧风险评价方法 | 第50-52页 |
4.3.3 护栏防撞等级匹配方法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53-65页 |
5.1 公路基础资料调查 | 第53-55页 |
5.1.1 概况 | 第53页 |
5.1.2 道路勘测设计资料 | 第53-55页 |
5.1.3 交通量与车速资料 | 第55页 |
5.2 路侧净区成本效益分析 | 第55-61页 |
5.2.1 路侧净区安全效益测算 | 第55-58页 |
5.2.2 路侧净区工程成本测算 | 第58-59页 |
5.2.3 路侧净区设置条件分析 | 第59-61页 |
5.3 路侧安全设计 | 第61-63页 |
5.3.1 路侧净区设置 | 第62页 |
5.3.2 路侧护栏设置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