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第14-21页
    2.1 安全管理的概念第14页
    2.2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4-17页
        2.2.1 事故致因理论第14-15页
        2.2.2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第15-16页
        2.2.3 安全控制论理论第16-17页
    2.3 危险辨识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第17-20页
        2.3.1 可能预防原则第17-18页
        2.3.2 多因素原则第18页
        2.3.3 工程项目危险因素的预防原则第18页
        2.3.4 工程项目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第18-20页
        2.3.5 避免或减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1-28页
    3.1 恒安电力公司概况第21-22页
        3.1.1 恒安电力公司生产形势第21页
        3.1.2 恒安电力公司安全管理现状第21-22页
    3.2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4页
        3.2.1 人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知识存在欠缺第22-23页
        3.2.2 设备与机械本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第23页
        3.2.3 对环境分析和把控能力不强第23-24页
        3.2.4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全第24页
    3.3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第24-26页
        3.3.1 直接原因第24-26页
        3.3.2 深层原因第26页
    3.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4章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研究第28-41页
    4.1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理念第28页
    4.2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第28-29页
    4.3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第29-33页
        4.3.1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危险源识别第29-32页
        4.3.2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危险源控制措施第32-33页
    4.4 恒安电力公司电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第33-37页
        4.4.1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第33-34页
        4.4.2 强化设备管控能力建设第34-35页
        4.4.3 及时对环境进行整治第35页
        4.4.4 强化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第35-37页
    4.5 设计完善的监督运行体系第37-40页
        4.5.1 体系设计第37-39页
        4.5.2 运行程序及要求第39-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110kV宝云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实例分析第41-49页
    5.1 工程概况第41页
    5.2 项目危险源识别第41-44页
        5.2.1 危险源识别第41-42页
        5.2.2 危险源来源第42页
        5.2.3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第42-43页
        5.2.4 危险源预控管理第43-44页
    5.3 项目安全管控措施第44-47页
        5.3.1 加强人的管理第44页
        5.3.2 做好设备的管控第44-45页
        5.3.3 提高环境风险管控能力第45页
        5.3.4 推行作业标准化第45-47页
    5.4 设计完善的监督体系第47-48页
        5.4.1 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第47页
        5.4.2 完善监督制度的考核第47-48页
    5.5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第48页
    5.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竞争对抗模型的企业战略研究分析--以双鹤和百特的市场竞争为例
下一篇:内蒙古发电侧低碳发展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