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7页 |
1.2.1 国外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发展简介 | 第12-15页 |
1.2.2 国内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发展简介 | 第15-17页 |
1.3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特点 | 第17-18页 |
1.4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扭转性能研究 | 第22-43页 |
2.1 波形钢腹板力学性能 | 第22-24页 |
2.1.1 波形钢腹板厚度方向表观弹性模量 | 第22-23页 |
2.1.2 波形钢腹板纵向表观弹性模量 | 第23-24页 |
2.1.3 波形钢腹板的有效剪切模量 | 第24页 |
2.2 正交异性底板力学性能 | 第24-26页 |
2.3 等效断面 | 第26-27页 |
2.4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扭转基本理论 | 第27-37页 |
2.4.1 自由扭转理论 | 第28-31页 |
2.4.2 约束扭转理论 | 第31-37页 |
2.5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算例分析 | 第37-42页 |
2.5.1 算例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2.5.2 截面等效 | 第38-39页 |
2.5.3 等效截面几何特性 | 第39-41页 |
2.5.4 集中扭矩作用下扭转应力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钢底板与混凝土底板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扭转性能对比分析 | 第43-57页 |
3.1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3.1.1 单元的选取 | 第43-44页 |
3.1.2 建模过程 | 第44-45页 |
3.2 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验证 | 第45-47页 |
3.3 理论扭转应力的验证 | 第47-48页 |
3.4 传统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扭转性能 | 第48-50页 |
3.5 不同底板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特征参数及扭转应力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3.5.1 扭转角 | 第50页 |
3.5.2 约束扭转双力矩 | 第50-51页 |
3.5.3 翘曲变形系数 | 第51-52页 |
3.5.4 约束扭转正应力 | 第52-53页 |
3.5.5 约束扭转剪应力 | 第53页 |
3.6 不同底板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抗扭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53-55页 |
3.6.1 顶板扭转和畸变耦合正应力 | 第54页 |
3.6.2 底板扭转和畸变耦合正应力 | 第54-55页 |
3.6.3 腹板扭转和畸变耦合剪应力 | 第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扭转振动分析 | 第57-67页 |
4.1 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第57-61页 |
4.1.1 动力学运动方程 | 第57-58页 |
4.1.2 动力学基本模型 | 第58页 |
4.1.3 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58-61页 |
4.2 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顶板组合箱梁扭转振动频率 | 第61-64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64-66页 |
4.3.1 算例理论值计算 | 第64-65页 |
4.3.2 算例理论值的验证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几何参数及横隔板对波腹钢-钢底板-混凝土组合箱梁扭转振动影响分析 | 第67-76页 |
5.1 几何参数对扭转频率影响分析 | 第67-71页 |
5.1.1 基本几何参数 | 第67-68页 |
5.1.2 工况设置 | 第68-69页 |
5.1.3 不同高跨比下波形钢腹板厚度变化对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 | 第69页 |
5.1.4 不同高跨比下钢底板厚度变化对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5.1.5 钢底板加劲肋厚度变化对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5.1.6 钢底板加劲肋高度变化对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 | 第71页 |
5.2 横隔板对扭转频率影响分析 | 第71-74页 |
5.2.1 基本模型与分析工况 | 第71-72页 |
5.2.2 扭转振动特性分析 | 第72-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