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多元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多元化相关性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第17-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多元化战略 | 第17-19页 |
2.1.2 经营绩效 | 第19-20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2.2.1 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20页 |
2.2.2 多元化相关性与经营绩效 | 第20-21页 |
2.2.3 产权性质不同的煤炭企业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21-22页 |
3 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与经营绩效现状 | 第22-29页 |
3.1 多元化模式选择 | 第22-23页 |
3.1.1 煤基多元化 | 第22页 |
3.1.2 非煤产业多元化 | 第22-23页 |
3.2 多元化及经营绩效现状的描述统计 | 第23-26页 |
3.2.1 专业化程度及多元化经营项目统计 | 第23-24页 |
3.2.2 多元化程度及相关性指标统计 | 第24-25页 |
3.2.3 经营绩效指标统计 | 第25-26页 |
3.3 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动因 | 第26-29页 |
3.3.1 外生动因 | 第26-27页 |
3.3.2 内生动因 | 第27-29页 |
4 特征企业分析 | 第29-46页 |
4.1 实力最强煤炭企业——中国神华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29-34页 |
4.1.1 中国神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化经营绩效 | 第30-31页 |
4.1.2 中国神华多元化经营绩效变化情况 | 第31-34页 |
4.2 大型综合煤炭企业——中煤能源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34-38页 |
4.2.1 中煤能源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化经营绩效 | 第34-36页 |
4.2.2 中煤能源多元化经营绩效变化情况 | 第36-38页 |
4.3 跳出传统发展路径的煤炭企业——兖州煤业多元化经营模式选择 | 第38-43页 |
4.3.1 兖州煤业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化经营绩效 | 第38-40页 |
4.3.2 兖州煤业多元化经营绩效变化情况 | 第40-43页 |
4.4 资源枯竭退出区煤炭企业——游久游戏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43-45页 |
4.4.1 游久游戏前身——上海爱使股份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43-44页 |
4.4.2 游久游戏多元化与经营绩效 | 第44-45页 |
4.5 案例启示 | 第45-46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6-57页 |
5.1 样本和指标选择 | 第46-48页 |
5.2 实证研究 | 第48-54页 |
5.2.1 相关性分析 | 第48页 |
5.2.2 回归分析 | 第48-54页 |
5.3 实证研究结果 | 第54-57页 |
6 我国煤炭企业多元化对经营绩效的效应及改进对策 | 第57-60页 |
6.1 多元化对经营绩效的积极效应 | 第57页 |
6.1.1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 第57页 |
6.1.2 煤基多元化产业间资源优化整合 | 第57页 |
6.1.3 产权性质不同企业有序退出低效产业 | 第57页 |
6.2 多元化对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 | 第57-58页 |
6.2.1 煤炭主业实力被削弱 | 第57-58页 |
6.2.2 煤基与非煤多元化产业难以协调 | 第58页 |
6.2.3 产权性质不同企业均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 | 第58页 |
6.3 优化多元经营,提升经营绩效的改进措施 | 第58-60页 |
6.3.1 注重与煤炭主业间的关联度 | 第58页 |
6.3.2 加强煤基多元化与非煤多元化之间的权衡管理 | 第58-59页 |
6.3.3 产权性质不同企业共走新型多元化之路 | 第59-60页 |
7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