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第19-2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1 外部成本 | 第23-24页 |
2.2 煤炭资源开采外部成本的分类和构成 | 第24-28页 |
2.2.1 生态环境成本 | 第24-26页 |
2.2.2 使用者成本 | 第26-28页 |
3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与煤炭资源税改革历程 | 第28-35页 |
3.1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 第28-31页 |
3.1.1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1.2 陕西省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3.2 煤炭资源税改革发展历程 | 第31-35页 |
4 煤炭开采外部成本测度 | 第35-46页 |
4.1 煤炭开采外部成本测度的机理 | 第35-38页 |
4.1.1 生态破坏成本测算的机理 | 第35-36页 |
4.1.2 环境污染成本测算的机理 | 第36页 |
4.1.3 使用者成本测算的机理 | 第36-38页 |
4.2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环境成本测度 | 第38-42页 |
4.2.1 生态破坏成本估算 | 第38-39页 |
4.2.2 环境污染成本估算 | 第39-41页 |
4.2.3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环境成本估算结果 | 第41-42页 |
4.3 煤炭资源开采使用者成本测度 | 第42-46页 |
4.3.1 煤炭资源开采的每年净收入的测算 | 第42-44页 |
4.3.2 煤炭资源开采年限的确定 | 第44页 |
4.3.3 折现率的确定 | 第44-45页 |
4.3.4 使用者成本测算结果 | 第45-46页 |
5 陕西省煤炭资源税征收情况及效应评价 | 第46-52页 |
5.1 税改前煤炭资源税费征收情况 | 第46-47页 |
5.1.1 煤炭资源税征收 | 第46页 |
5.1.2 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 第46页 |
5.1.3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征收 | 第46-47页 |
5.1.4 煤炭资源税费征收与煤炭资源开采使用者成本比较 | 第47页 |
5.2 税改后煤炭资源税费征收情况 | 第47-49页 |
5.2.1 资源税改革后煤炭资源开采应交税额 | 第47页 |
5.2.2 资源税改革后煤炭资源开采应交费用 | 第47-49页 |
5.3 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的效应评价 | 第49-52页 |
6 煤炭开采外部成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52-56页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6.1.1 费用的征收无法补偿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成本 | 第52页 |
6.1.2 资源税征收无法补偿使用者成本 | 第52-53页 |
6.2 政府方面的对策 | 第53-54页 |
6.2.1 提高煤炭资源税税率 | 第53页 |
6.2.2 加速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第53-54页 |
6.3 煤炭企业方面的对策 | 第54-56页 |
6.3.1 提髙回采率利用资源税减征政策 | 第54页 |
6.3.2 加大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支出 | 第54-56页 |
7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