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序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6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7.1 文献调查法 | 第16页 |
1.7.2 访谈法 | 第16-17页 |
1.7.3 个案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集团化办学下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 第18-22页 |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18-20页 |
2.1.1 人力资源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 第20-22页 |
2.2.1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第20-21页 |
2.2.2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3章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2-26页 |
3.1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1 在岗教师年龄结构 | 第22-23页 |
3.1.2 在岗教师文化程度 | 第23页 |
3.1.3 在岗教师职称情况 | 第23-24页 |
3.2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24-26页 |
3.2.1 X校办学体制灵活,办学经费充足,教师培训投入充足 | 第24页 |
3.2.2 集团管理体系、文化建设一脉相承 | 第24-26页 |
第4章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4.1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4.1.1 体制不同,待遇差异 | 第26-27页 |
4.1.2 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制度僵化 | 第27页 |
4.1.3 教师队伍新老更替不均衡 | 第27-28页 |
4.1.4 沟通不畅,民主管理落实不到位 | 第28页 |
4.2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4.2.1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僵化 | 第28-29页 |
4.2.2 集团化管理“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新的管理理念很难引入 | 第29页 |
4.2.3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学校民主管理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第5章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X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 第30-35页 |
5.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库,加大集团宏观调控优,规范招聘流程,优化资源配置 | 第30-31页 |
5.1.1 开展人力资源预测和调研,建立集团人力资源库 | 第30页 |
5.1.2 规范聘用流程和聘用形式,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 第30-31页 |
5.1.3 积极发挥集团办学宏观调控作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 第31页 |
5.2 采用多元化、发展性、分级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 第31-32页 |
5.2.1 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 | 第31页 |
5.2.2 使用发展性评价体系 | 第31-32页 |
5.2.3 构建二级评价体系 | 第32页 |
5.3 运用两级薪酬分配方案,多措并举的教师激励办法 | 第32-33页 |
5.3.1 多措并举调动教师积极性 | 第32-33页 |
5.3.2 制定两级薪酬分配方案,给集团分设机构考核和薪酬分配自主权 | 第33页 |
5.4 制定科学培训计划,分层、分级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 | 第33-35页 |
5.4.1 制定与集团发展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 第33-34页 |
5.4.2 因材施教,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 | 第34页 |
5.4.3 “以点带面”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 第34页 |
5.4.4 充分发挥集团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二级培训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