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基大砂袋围堰稳定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砂袋围堰的发展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 第12-17页 |
1.3.1 工程实践 | 第13-14页 |
1.3.2 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1.3.3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16页 |
1.3.4 大砂袋围堰数值仿真分析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依托围堰工程基本情况 | 第19-39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2 水文、气象条件 | 第20-21页 |
2.3 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2.4 围堰设计概况 | 第22-25页 |
2.5 围堰施工情况 | 第25-28页 |
2.6 工程监测 | 第28-30页 |
2.6.1 监测项目及控制指标 | 第28页 |
2.6.2 仪器布设 | 第28-30页 |
2.6.3 监测频率 | 第30页 |
2.7 大砂袋失稳情况 | 第30-33页 |
2.7.1 现场塌陷情况 | 第30-32页 |
2.7.2 险情处理措施 | 第32-33页 |
2.8 大砂袋围堰失稳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2.8.1 施工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2.8.2 设计方面的不足 | 第34页 |
2.8.3 监测资料分析 | 第34-3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离心模型试验土工材料模拟 | 第39-52页 |
3.1 土样的制备 | 第39-41页 |
3.1.1 土料 | 第39页 |
3.1.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39-40页 |
3.1.3 模型地基土的制备 | 第40-41页 |
3.1.4 大砂袋填料 | 第41页 |
3.2 土工织物的模拟 | 第41-48页 |
3.2.1 大砂袋土工布的受力特性 | 第41-42页 |
3.2.2 土工布与土的界面特性研究 | 第42-45页 |
3.2.3 土工织物模拟准则及材料选用 | 第45-48页 |
3.4 塑料排水板模拟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大砂袋软基围堰的离心模型试验 | 第52-71页 |
4.1 前言 | 第52-53页 |
4.2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53-54页 |
4.3 模型试验设计 | 第54-57页 |
4.3.1 试验目的 | 第54页 |
4.3.2 试验设计思路 | 第54-55页 |
4.3.3 试验模拟的断面 | 第55-56页 |
4.3.4 模型相似率的确定 | 第56页 |
4.3.5 试验设备 | 第56-57页 |
4.3.6 试验方案 | 第57页 |
4.4 试验量测 | 第57-60页 |
4.4.1 量测项目 | 第57-58页 |
4.4.2 应变测量 | 第58-59页 |
4.4.3 试验量测布置 | 第59-60页 |
4.5 试验过程 | 第60-63页 |
4.5.1 模型制作 | 第60-61页 |
4.5.2 离心机加速设置 | 第61-63页 |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70页 |
4.6.1 T1模型 | 第63-67页 |
4.6.2 T2模型 | 第67-70页 |
4.6.3 试验成果小结 | 第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大砂袋围堰整体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71-89页 |
5.1 材料本构模型选用 | 第71-76页 |
5.1.1 土的蠕变 | 第71-73页 |
5.1.2 软土蠕变模型 | 第73-76页 |
5.2 有限元模型 | 第76-79页 |
5.2.1 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 第76-77页 |
5.2.2 接触面的模拟 | 第77-78页 |
5.2.3 计算模型及加载过程 | 第78-79页 |
5.3 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 | 第79-88页 |
5.3.1 围堰变形前后对比 | 第80页 |
5.3.2 围堰的竖向位移 | 第80-83页 |
5.3.3 围堰的水平位移 | 第83-85页 |
5.3.4 围堰的孔隙水压力 | 第85-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89页 |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