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双通道双动态神经元群模型及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脑电信号的特点 | 第9-11页 |
1.2 神经元群模型 | 第11-12页 |
1.3 关于脑电信号神经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本单通道神经元群模型 | 第15-2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基本神经元群模型 | 第15-21页 |
2.2.1 简介基本单通道神经元群模型 | 第15-18页 |
2.2.2 模型参数 | 第18-21页 |
2.3 模型分析及结果 | 第21-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快速抑制回路神经元群模型 | 第27-34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快速抑制回路模型构建 | 第28-30页 |
3.3 快速抑制回路模型分析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耦合双通道双动态神经元群模型 | 第34-53页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4.2 单通道多动态模型 | 第35-37页 |
4.2.1 Jansen模型 | 第35-36页 |
4.2.2 Jansen模型的扩展与分析 | 第36-37页 |
4.3 耦合双通道双动态模型的构建 | 第37-40页 |
4.4 耦合双通道双动态模型分析 | 第40-52页 |
4.4.1 权重系数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2 两个相同通道之间的耦合分析 | 第42-46页 |
4.4.3 两个不同通道之间的耦合分析 | 第46-49页 |
4.4.4 耦合强度和传播延迟对模型的影响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神经元群模型的熵分析 | 第53-63页 |
5.1 引言 | 第53-54页 |
5.2 排序熵及其分析 | 第54-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