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9页 |
1 mi RNA简介 | 第10-20页 |
1.1 mi RNA的发现和特点 | 第10-13页 |
1.2 mi RNA的形成及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1.3 mi RNA的功能 | 第14-16页 |
1.4 mi RNA的筛选 | 第16-19页 |
1.5 RNA干扰和RNA干扰技术 | 第19-20页 |
2 中国大鲵虹彩病毒简介 | 第20-28页 |
2.1 虹彩病毒的临床症状及发展历史 | 第20-22页 |
2.2 虹彩病毒的分类、结构特点及蛙病毒的地位 | 第22-24页 |
2.3 蛙病毒的基因时序性与功能 | 第24-25页 |
2.4 蛙病毒MCP基因功能研究 | 第25-27页 |
2.5 蛙病毒中mi RNA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9-35页 |
1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 所用菌种、质粒、细胞及病毒 | 第30页 |
3 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1-35页 |
4.1 透射电镜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4.2 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31-33页 |
4.3 细胞和细菌培养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35-50页 |
1 CGSIV病毒制备及电镜观察 | 第35-36页 |
2 生物信息学预测CGSIV可能编码的mi RNA前体 | 第36页 |
3 利用RNAfold对预测出的mi RNA前体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 | 第36-37页 |
4 生物信息学预测CGSIV编码的mi RNA前体可能的靶基因 | 第37页 |
5 RT-PCR验证MD272 前体存在 | 第37-42页 |
5.1 根据预测的MD272 前体序列设计引物 | 第37页 |
5.2 CGSIV可能编码的MD272 前体的获取——QIAGN mi RNeasy Mini Kit | 第37-38页 |
5.3 MD272 前体对应的c DNA获取 | 第38-39页 |
5.4 PCR扩增目标条带 | 第39-40页 |
5.5 胶回收目标条带——OMEGA Gel Extraction Kit | 第40页 |
5.6 超级感受态DH5α 的制备 | 第40-41页 |
5.7 目标片段与p MD18-T vector的连接及转化——Ta Ka Ra p MD18-T vector Kit | 第41-42页 |
6 人工合成mi RNA-MCP干扰MCP基因表达 | 第42-50页 |
6.1 mi RNA转染条件的探究 | 第42-44页 |
6.2 mi RNA与表达MCP的质粒共转干扰效果检测 | 第44-48页 |
6.3 mi RNA在CGSIV感染中干扰效果检测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61页 |
1 CGSIV病毒制备及电镜观察 | 第50页 |
2 生物信息学预测CGSIV可能编码的mi RNA | 第50-52页 |
3 生物信息学分析CGSIV编码的mi RNA前体的二级结构 | 第52-54页 |
4 生物信息学预测CGSIV编码的mi RNA前体可能的靶基因 | 第54-55页 |
5 RT-PCR验证CGSIV可能编码的MD272 前体 | 第55-56页 |
6 人工合成mi RNA-MCP干扰MCP蛋白功能 | 第56-61页 |
6.1 mi RNA转染条件的优化 | 第56-57页 |
6.2 mi R-MCP与表达MCP的质粒共转干扰效果检测 | 第57-58页 |
6.3 mi R-MCP干扰CPE延迟效果 | 第58-59页 |
6.4 mi R-MCP干扰效果Western Blot检测 | 第59-60页 |
6.5 mi R-MCP干扰效果对病毒滴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实验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第63-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