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1.2.1 社会组织 | 第12-15页 |
1.2.2 社区公共服务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23-2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综述 | 第26-32页 |
2.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2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方式 | 第28-30页 |
2.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作用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 | 第32-54页 |
3.1 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第32-44页 |
3.1.1 广州市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 第32-42页 |
3.1.2 广州市社会组织的发展阶段 | 第42-43页 |
3.1.3 广州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 | 第43-44页 |
3.2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实践 | 第44-47页 |
3.2.1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44-45页 |
3.2.2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第45-47页 |
3.3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概况 | 第47-53页 |
3.3.1 广州市参与购买的社会组织数量与类型 | 第47-50页 |
3.3.2 广州市参与购买的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 | 第50页 |
3.3.3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 | 第50-51页 |
3.3.4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 | 第54-100页 |
4.1 案例选取及基本情况 | 第54-57页 |
4.2 案例一:政府背景——荔湾区逢源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第57-69页 |
4.2.1 基本情况 | 第57-60页 |
4.2.2 参与过程中的资源获取 | 第60-61页 |
4.2.3 参与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第61-62页 |
4.2.4 与购买方、消费方互动关系 | 第62-65页 |
4.2.5 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 第65-67页 |
4.2.6 第三方评估 | 第67-68页 |
4.2.7 主要存在问题 | 第68-69页 |
4.3 案例二:企业背景——荔湾区冲口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第69-77页 |
4.3.1 基本情况 | 第69-71页 |
4.3.2 参与过程中的资源获取 | 第71-73页 |
4.3.3 参与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第73页 |
4.3.4 与购买方、消费方互动关系 | 第73-75页 |
4.3.5 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 第75-76页 |
4.3.6 第三方评估 | 第76页 |
4.3.7 主要存在问题 | 第76-77页 |
4.4 案例三:高校背景——越秀区北京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第77-86页 |
4.4.1 基本情况 | 第77-79页 |
4.4.2 参与过程中的资源获取 | 第79-81页 |
4.4.3 参与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第81页 |
4.4.4 与购买方、消费方互动关系 | 第81-83页 |
4.4.5 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 第83-85页 |
4.4.6 第三方评估 | 第85-86页 |
4.4.7 主要存在问题 | 第86页 |
4.5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总结 | 第86-99页 |
4.5.1 资源获取:各类型组织均以政府供给为主,“自我造血”为辅 | 第89-91页 |
4.5.2 组织建设:原生性差异影响较小,自我调整以弥补原生不足 | 第91-93页 |
4.5.3 与购买方、消费方关系:从未融入—半融入—完全融入的三阶段演变 | 第93-97页 |
4.5.4 服务供给:原生性差异影响显著,高校背景优势明显 | 第97-9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反思与建议 | 第100-110页 |
5.1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反思 | 第100-104页 |
5.1.1 从供给方角度:行政、经济高度依附,专业性不强,服务领域有限,自我定位不清晰 | 第100-102页 |
5.1.2 从购买方角度:行政介入过多,缺乏统筹规划,现行机制不完善 | 第102-103页 |
5.1.3 从消费方角度:参与渠道有限,缺少选择权、监督权和反馈权 | 第103-104页 |
5.2 广州市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议 | 第104-108页 |
5.2.1 从社会组织角度出发:提升组织能力,明确自身定位 | 第104-105页 |
5.2.2 从政府角度出发: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培育、规范管理 | 第105-107页 |
5.2.3 从公众角度出发:加强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参与 | 第107-10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结语 | 第110-114页 |
主要结论 | 第110-1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附录 | 第120-1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附件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