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关于横向并购动因分析的文献回顾 | 第14-15页 |
1.2.2 关于横向并购效应分析的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1.2.3 关于横向并购财务效应的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2.企业横向并购财务效应的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2.1 横向并购及财务效应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横向并购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横向并购财务效应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企业横向并购财务效应的来源 | 第21-24页 |
2.2.1 收入的上升 | 第21页 |
2.2.2 规模经济的实现 | 第21-22页 |
2.2.3 税收利得的获取 | 第22-23页 |
2.2.4 资本成本的降低 | 第23-24页 |
2.3 横向并购财务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4-26页 |
2.3.2 市场占有率理论 | 第26页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28页 |
2.3.4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第28-30页 |
3.紫光集团并购展讯通信的案例介绍 | 第30-37页 |
3.1 并购双方公司概况 | 第30-31页 |
3.1.1 紫光集团的公司介绍 | 第30页 |
3.1.2 展讯通信的公司介绍 | 第30-31页 |
3.2 紫光集团横向并购展讯通信的过程 | 第31-33页 |
3.2.1 准备阶段:发出现金收购要约 | 第31-32页 |
3.2.2 实施阶段:宣布达成并购协议 | 第32页 |
3.2.3 实施结果:并购完成,展讯通信从纳斯达克退市 | 第32-33页 |
3.3 并购方横向并购的动因分析 | 第33-35页 |
3.3.1 运作展讯通信回A股上市以获得巨大利益 | 第33页 |
3.3.2 整合资源以提高半导体行业在国内的集中度 | 第33-34页 |
3.3.3 追求横向并购协同效应以实现规模经济 | 第34-35页 |
3.4 被并购方横向并购动因分析 | 第35-37页 |
3.4.1 增加公司长期的市场份额,加强企业竞争力 | 第35页 |
3.4.2 获得并购方资金和政策优势,提高社会支持力 | 第35-36页 |
3.4.3 利用并购方的国有资产背景,巩固行业地位 | 第36-37页 |
4.紫光集团并购展讯通信的财务效应分析 | 第37-48页 |
4.1 财务业绩分析 | 第37-42页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7-39页 |
4.1.2 成长能力分析 | 第39页 |
4.1.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4.1.4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0-41页 |
4.1.5 小结:财务整合显现成效,财务业绩增强 | 第41-42页 |
4.2 现金流量分析 | 第42-45页 |
4.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 第42-43页 |
4.2.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 第43页 |
4.2.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 第43-44页 |
4.2.4 小结:并购后规模扩大,现金流增加 | 第44-45页 |
4.3 投入产出分析 | 第45-48页 |
4.3.1 资本成本分析 | 第45-46页 |
4.3.2 资本运营效率分析 | 第46页 |
4.3.3 小结:投入产出趋于优化,企业获利明显 | 第46-48页 |
5.紫光集团横向并购案例的基本结论和启示 | 第48-52页 |
5.1 紫光集团横向并购案例的基本结论 | 第48-50页 |
5.1.1 横向并购是提高公司业绩的有力措施 | 第48页 |
5.1.2 横向并购是获得协同效应的良好途径 | 第48-49页 |
5.1.3 横向并购是巩固企业地位的有效手段 | 第49-50页 |
5.2 紫光集团横向并购案例的启示 | 第50-52页 |
5.2.1 选择适当的并购目标是确保横向并购成功的前提 | 第50页 |
5.2.2 寻求优势互补有利于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50-51页 |
5.2.3 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是提高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关键 | 第51-52页 |
6.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