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 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 | 第11页 |
(二) 写作教学现状的呼唤 | 第11-12页 |
(三) 同伴互助学习的优势 | 第12页 |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同伴互助学习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一) 起源与发展 | 第16页 |
(二) 特征 | 第16-17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五、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综述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同伴互助学习概述 | 第23-2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一) 同伴 | 第23页 |
(二) 同伴互助学习 | 第23-24页 |
(三) 同伴互助学习与合作学习 | 第24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34页 |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7-32页 |
(一) 问卷建构 | 第27页 |
(二) 问卷预测 | 第27-28页 |
(三)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二、访谈调查分析 | 第32-34页 |
(一) 访谈对象 | 第32页 |
(二)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同伴互助学习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 第34-44页 |
一、基于同伴互助学习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原则 | 第34-37页 |
(一) 互助小组配对原则 | 第34-36页 |
(二) 教师应遵循的原则 | 第36页 |
(三) 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 第36-37页 |
(四) 评价多元化的原则 | 第37页 |
二、基于同伴互助学习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流程 | 第37-44页 |
(一) 前期分析 | 第38-40页 |
(二) 活动环境设计 | 第40页 |
(三) 教学情境创设 | 第40-41页 |
(四) 学习活动设计 | 第41-42页 |
(五) 教学评价设计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同伴互助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44-69页 |
一、实践准备 | 第44-4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44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44-46页 |
二、应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案例 | 第46-58页 |
(一) 教学案例:提纲类写作——“良好饮食习惯” | 第46-53页 |
(二) 教学案例:记叙文写作——“叙事文” | 第53-58页 |
三、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第58-67页 |
(一)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二) 访谈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三) 学生写作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四) 评价量表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四、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第67页 |
(二) 培养学生互助意识 | 第67页 |
(三) 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 第67-68页 |
(四) 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 第68页 |
(五)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69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69-70页 |
三、研究不足 | 第70页 |
四、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