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 重要概念 | 第11-14页 |
1.4.1 教育电视台 | 第11-12页 |
1.4.2 电视栏目 | 第12页 |
1.4.3 栏目市场化 | 第12页 |
1.4.4 栏目市场化机制 | 第12-14页 |
第2章 教育类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论析 | 第14-28页 |
2.1 教育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建立的背景 | 第14-17页 |
2.1.1 电视台栏目运作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2.1.2 现有栏目制片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2.1.3 我国广电传媒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 | 第16-17页 |
2.2 教育类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建立的主要内容 | 第17-25页 |
2.2.1 建立竞争性竞标机制 | 第17-19页 |
2.2.2 建立制播分离机制 | 第19-21页 |
2.2.3 建立主管部门对栏目组工作绩效的考评机制 | 第21-22页 |
2.2.4 建立栏目组人员薪酬激励机制 | 第22-24页 |
2.2.5 建立栏目制作合作机制 | 第24-25页 |
2.3 教育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建立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2.3.1 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冲突 | 第25-26页 |
2.3.2 市场机制与原有事业体制的冲突 | 第26页 |
2.3.3 人才匮乏与人才使用机制的不灵活 | 第26-28页 |
第3章 江西教育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个案分析 | 第28-40页 |
3.1 电视台概况 | 第28页 |
3.2 江西教育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改革的背景 | 第28-31页 |
3.2.1 制播合一机制难以为继 | 第28-29页 |
3.2.2 资金发展不足 | 第29-30页 |
3.2.3 缺乏创新性人才 | 第30-31页 |
3.3 栏目市场化机制改革的举措 | 第31-36页 |
3.3.1 引入竞标性制片人制 | 第31-32页 |
3.3.2 充分利用熟悉教育行业的优势,拓展市场资源 | 第32-33页 |
3.3.3 与省内其他行政或行业部门和合作,拓宽市场资源 | 第33-34页 |
3.3.4 创设满足受众的品牌栏目 | 第34-36页 |
3.3.5 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专业新团队 | 第36页 |
3.4 栏目市场化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3.4.1 竞争性竞标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3.4.2 制播分离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 | 第37页 |
3.4.3 栏目组业绩考评不全面 | 第37-38页 |
3.4.4 缺乏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38页 |
3.4.5 栏目制作合作机制尚未充分市场化 | 第38-40页 |
第4章 教育类电视台栏目市场化机制建立的对策 | 第40-45页 |
4.1 引入竞争,实行制片人制等栏目制作模式 | 第40-41页 |
4.2 制播分离,激发栏目组人员创作活力 | 第41-42页 |
4.3 优化考评,公平评价栏目组人员工作绩效 | 第42-43页 |
4.4 突出激励,完善栏目组人员薪酬激励制度 | 第43页 |
4.5 立足教育领域,形成栏目制作合作机制 | 第43-4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总结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