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美术论文

小学高年级“以诗作画”的美术教学实践研究--以《山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2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1. 研究思路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小学高年级“以诗作画”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第13-25页
    (一) 诗画一律的传统内涵第13-16页
        1. 诗画发展的分与合第13-15页
        2. 诗画一律的思想土壤第15-16页
    (二) “以诗作画”教学活动的美育意义第16-20页
        1. 增强师生的人文素养第17页
        2. 培养学生的图文互通意识第17-18页
        3. 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第18-19页
        4. 顺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第19-20页
    (三) “以诗作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第20-25页
        1. 美术课程的人文要求第20-21页
        2.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第21-22页
        3. 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完善第22-23页
        4. 良性的外部环境支持第23-25页
二、“以诗作画”在《山行》一课中的教学实践第25-50页
    (一) 《山行》诗意到画意的首轮读-画-评第25-37页
        1. 温故知新:回顾教材引发新知第25-30页
        2. 象形文字与图像的关联:从字形到画面第30-32页
        3. 诗画一律的概念的导出:从赏析到理解第32-33页
        4. 《山行》“以诗作画”实践:从理解到创作第33-35页
        5. 评析学生作品:解惑与欣赏第35-37页
    (二) 教师示范“以诗作画”第37-45页
        1. 构图适宜第37-40页
        2. 色调氛围的渲染第40-42页
        3. 局部物象的造型刻画第42-43页
        4. 虚实关系的对比第43-44页
        5. 题诗与押印第44-45页
    (三) 《山行》“以诗作画”第二轮读-画-评第45-50页
        1. 读诗与遥想第45-46页
        2. 再创作第46-47页
        3. 展示与评价第47-49页
        4. 课后延伸第49-50页
三、“以诗作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反思第50-58页
    (一) “以诗作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第50-53页
        1. 教学目标可能面临偏离第50-51页
        2. 知识储备及教学能力有限第51-52页
        3. 教学资源不足第52-53页
    (二) 解决策略第53-58页
        1. 平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第53-54页
        2. 师生积极提升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第54-55页
        3. 总结经验并提高课堂掌控力第55-57页
        4. 发挥教学机智,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英语join in教材的二次开发研究--基于XX平台获奖课的分析
下一篇:《开明国语课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