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3 开放题简介 | 第7-11页 |
1.3.1 开放题界定 | 第7-8页 |
1.3.2 开放题类型 | 第8-9页 |
1.3.3 开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波利亚解题思想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1.4.1 波利亚思想简介 | 第11页 |
1.4.2 “怎样解题表”方法简介 | 第11页 |
1.4.3 波利亚解题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7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初中教师和学生开放题教与学的调查研究 | 第14-18页 |
2.1 开放题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第14-15页 |
2.2 开放题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第15-17页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3 “怎样解开放题表”理论基础与教学准备 | 第18-26页 |
3.1 “怎样解开放题表”内容 | 第18-19页 |
3.2 “怎样解开放题表”的说明: | 第19页 |
3.3 “怎样解开放题表”特征分析 | 第19-22页 |
3.3.1 理解题目,确定开放类型 | 第19-20页 |
3.3.2 拟定方案,变中找定 | 第20-21页 |
3.3.3 执行方案,分类列条 | 第21页 |
3.3.4 解题回顾,检验总结 | 第21-22页 |
3.4 思想方法 | 第22-23页 |
3.5 心理机制 | 第23-24页 |
3.6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解题的教学准备 | 第24-26页 |
4 基于波利亚思想下“开放题表”的教学实践 | 第26-40页 |
4.1 实施“怎样解开放题表”的教学目标 | 第26-27页 |
4.2 实施“怎样解开放题表”的教学原则 | 第27-28页 |
4.2.1 主体性原则 | 第27页 |
4.2.2 开放性原则 | 第27页 |
4.2.3 全面性原则 | 第27页 |
4.2.4 过程性原则 | 第27-28页 |
4.2.5 合作性原则 | 第28页 |
4.3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进行解题教学的策略 | 第28-33页 |
4.4 利用“怎样解开放题表”进行教学的实例 | 第33-40页 |
4.4.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实例 | 第33-36页 |
4.4.2 因式分解教学实例 | 第36-40页 |
5 “怎样解开放题表”教学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 | 第40-53页 |
5.1 教学效果评价 | 第40-51页 |
5.1.1 教学实验 | 第40-43页 |
5.1.2 学生访谈 | 第43-51页 |
5.2 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5.3 改进意见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1 调查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师教的情况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2 开放题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