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1 关于中年人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研究第14-15页
        1.2.2 关于中年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第15-16页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6-17页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第16页
        1.3.2 技术接受模型概述第16-17页
        1.3.3 满意度定义和特征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1.6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的研究设计第20-28页
    2.1 中年人使用微信的需求第20页
    2.2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2.3 构建研究模型第21页
    2.4 提出研究假设第21-23页
        2.4.1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易用性的假设关系第21-22页
        2.4.2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有用性的假设关系第22页
        2.4.3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可信性的假设关系第22页
        2.4.4 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的假设关系第22页
        2.4.5 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可信性与满意度的假设关系第22-23页
    2.5 设计调查问卷第23-25页
        2.5.1 问卷设计流程第23页
        2.5.2 变量的操作化定义第23-25页
    2.6 数据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25-28页
        2.6.1 信度检验第25-26页
        2.6.2 效度检验第26-28页
第3章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第28-40页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8-30页
        3.1.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第28-29页
        3.1.2 调查对象的微信使用行为特征第29-30页
    3.2 研究数据的相关分析第30-32页
        3.2.1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易用性正相关第30-31页
        3.2.2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有用性正相关第31页
        3.2.3 信息、社交、娱乐、经济需求与感知可信性正相关第31页
        3.2.4 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正相关第31-32页
        3.2.5 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可信性与满意度正相关第32页
    3.3 研究数据的回归分析第32-37页
        3.3.1 社交、经济需求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第32-33页
        3.3.2 信息、娱乐、经济需求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第33-35页
        3.3.3 社交、经济需求正向影响感知可信性第35-36页
        3.3.4 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第36-37页
        3.3.5 感知易用性、有用性、可信性正向影响满意度第37页
    3.4 微信使用满意度研究的假设检验第37-38页
    3.5 微信使用满意度研究的模型修正第38-40页
第4章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8页
    4.1 中年人微信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3页
        4.1.1 微信易用性是中年人感到满意的前提第40-41页
        4.1.2 微信有用性是中年人感到满意的重要因素第41-43页
        4.1.3 微信可信性是中年人感到满意的必要条件第43页
    4.2 中年人微信使用与满足分析第43-46页
        4.2.1 微信能满足中年人了解朋友近况的信息需求第44-45页
        4.2.2 微信能满足中年人经常联络朋友的社交需求第45页
        4.2.3 微信能满足中年人放松心情的娱乐需求第45-46页
        4.2.4 微信能满足中年人节省通讯费用的经济需求第46页
    4.3 启示和建议第46-48页
        4.3.1 界面设计要简明,功能使用要易懂第46-47页
        4.3.2 加强内容监管力度,打造安全使用环境第47-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微信使用满意度调查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软件中“阅后即焚”功能问题及优化策略
下一篇:多机器人协同的汽车内外饰件焊接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