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5页 |
1.1 引言 | 第6页 |
1.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 第6-7页 |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及其基本性质 | 第7-13页 |
1.3.1 传输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第7-11页 |
1.3.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FANO共振 | 第15-22页 |
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15-16页 |
2.2 表面等离子体FANO共振 | 第16-18页 |
2.3 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元法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圆环六聚体纳米团簇结构中的FANO共振 | 第22-34页 |
3.1 单个纳米环的光学响应 | 第22-24页 |
3.2 非对称性纳米双环产生的FANO共振 | 第24-27页 |
3.3 圆环六聚体纳米团簇结构中的FANO共振 | 第27-33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异质棒—同心环盘纳米结构中的双重FANO共振现象 | 第34-40页 |
4.1 同种材质棒—同心环盘纳米结构中的 Fano 共振现象 | 第34-35页 |
4.2 异质棒—同心环盘纳米结构中的双重FANO共振现象 | 第35-38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4.2.2 模型结果的比对分析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