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肿瘤的病因 | 第10-11页 |
1.3 肿瘤的发病机理 | 第11页 |
1.4 肿瘤的分类 | 第11页 |
1.5 肿瘤的治疗方法 | 第11-16页 |
1.5.1 手术治疗(Surgery) | 第12页 |
1.5.2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 | 第12页 |
1.5.3 生物反应调节剂(BRM)治疗 | 第12页 |
1.5.4 中医治疗(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 第12-13页 |
1.5.5 化学药物治疗(Pharmacotherapy) | 第13-16页 |
1.6 LY989-03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 第16-20页 |
1.6.1 LY989-03 | 第16-18页 |
1.6.2 LY989-03的适应症 | 第18-19页 |
1.6.3 TKI的抗肿瘤机制 | 第19-20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工艺研究 | 第22-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LY989-03的合成 | 第23-26页 |
2.2.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23-26页 |
2.3 实验操作 | 第26-40页 |
2.3.1 2 -溴-1-(吡啶-3-基)乙酮(2)的合成 | 第26-29页 |
2.3.2 4 -(4-甲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酸(4)的合成 | 第29-31页 |
2.3.3 4 -(4-甲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酰氯(3)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4 N-(2-甲基-5-硝基苯基胺基硫代甲酰)乙酰胺(5)的合成 | 第32-33页 |
2.3.5 N-(2-甲基-5-硝基苯基)-4-(吡啶-3-基)噻唑-2-胺(6)的合成 | 第33-35页 |
2.3.6 6 -甲基-N-[4-(吡啶-3-基)噻唑-2-基]-1,3-苯二胺(7)的合成 | 第35-38页 |
2.3.7 终产物LY989-03的合成 | 第38-40页 |
2.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重要化合物结构确证 | 第42-67页 |
3.1 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3.1.1 主要原料、试剂 | 第42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3.2 重要中间体的结构确证 | 第43-61页 |
3.2.1 2 -溴-1-(吡啶-3-基)乙酮氢溴酸盐(2)的结构确证 | 第43-44页 |
3.2.2 4 -(4-甲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酸(4)的结构确证 | 第44-48页 |
3.2.3 N-(2-甲基-5-硝基苯基胺基硫代甲酰)乙酰胺(5)的结构确证 | 第48-52页 |
3.2.4 N-(2-甲基-5-硝基苯基)-4-(吡啶-3-基)噻唑-2-胺(6)的结构确证 | 第52-56页 |
3.2.5 6 -甲基-N-[4-(吡啶-3-基)噻唑-2-基]-1,3-苯二胺(7)的结构确证 | 第56-61页 |
3.3 LY989-03的结构确证 | 第61-66页 |
3.3.1 含量测定 | 第61页 |
3.3.2 理化常数 | 第61页 |
3.3.3 质谱分析结果(MS) | 第61-62页 |
3.3.4 核磁共振谱分析结果(NMR) | 第62-66页 |
3.4 结论 | 第66-67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4.1 实验总结 | 第67-68页 |
4.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