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混凝土非线性断裂模型 | 第14-18页 |
1.2.1 早期断裂模型 | 第14-16页 |
1.2.2 双K断裂模型 | 第16-18页 |
1.3 混凝土双K断裂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1.3.1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1.3.2 计算理论 | 第20-23页 |
1.3.3 影响因素 | 第23-28页 |
1.3.4 延伸与应用 | 第28-29页 |
1.4 电测法测量混凝土起裂荷载的发展 | 第29页 |
1.5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第29-31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2 电测法测量不同强度混凝土的起裂荷载 | 第32-45页 |
2.1 试验过程 | 第32-34页 |
2.1.1 试件制作 | 第32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32-33页 |
2.1.3 试验步骤 | 第33-34页 |
2.2 试验结果 | 第34-42页 |
2.2.1 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 | 第34-37页 |
2.2.2 起裂应变片的荷载-应变(P-ε)曲线 | 第37-39页 |
2.2.3 双K断裂参数计算结果 | 第39-42页 |
2.3 双K断裂参数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3 应变片标距对电测法确定混凝土起裂的影响 | 第45-54页 |
3.1 试验过程 | 第45-46页 |
3.1.1 试件制作 | 第45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45-46页 |
3.1.3 试验步骤 | 第46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46-50页 |
3.2.1 裂缝与断裂形态 | 第46-47页 |
3.2.2 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 | 第47-48页 |
3.2.3 起裂应变片的荷载-应变(P-ε)曲线 | 第48-50页 |
3.3 计算结果 | 第50-53页 |
3.3.1 双K断裂参数 | 第50-51页 |
3.3.2 等效裂缝长度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掺UHTCC混凝土的增韧作用 | 第54-69页 |
4.1 试验过程 | 第54-56页 |
4.1.1 试件制作 | 第54-55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55-56页 |
4.1.3 试验步骤 | 第56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56-63页 |
4.2.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56-57页 |
4.2.2 断裂试验裂缝与断面形态 | 第57-58页 |
4.2.3 断裂试验荷载-位移(P-δ)曲线 | 第58-60页 |
4.2.4 断裂试验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 | 第60-62页 |
4.2.5 断裂试验荷载-应变(P-ε)曲线 | 第62-63页 |
4.3 数据计算 | 第63-68页 |
4.3.1 断裂能 | 第63-67页 |
4.3.2 双K断裂参数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