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绪论 | 第11页 |
1.2 花青素苷的结构与种类 | 第11-12页 |
1.3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 第12-16页 |
1.3.1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2-14页 |
1.3.2 花青素合成的调控 | 第14-16页 |
1.4 代谢组在植物次生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5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野生草莓属植物果实代谢及转录组差异分析 | 第19-39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9-20页 |
2.1.2 代谢组分析 | 第20页 |
2.1.3 RNA-seq测序 | 第20-22页 |
2.1.4 序列分析 | 第22-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2.2.1 提取质量检测 | 第23页 |
2.2.2 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23-37页 |
2.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野生草莓属成熟果实色素代谢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3.1.2 试剂和仪器 | 第40页 |
3.1.3 测定方法 | 第40-43页 |
3.2 结果 | 第43-46页 |
3.2.1 不同草莓果实花青素及黄酮含量分析 | 第43-44页 |
3.2.2 不同草莓果实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4页 |
3.2.3 不同草莓果实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3.2.4 花青素、类黄酮含量与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3.3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光照强度对成熟红颜草莓果实着色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 第48-5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4.1.1 试验材料处理及采样 | 第49页 |
4.1.2 草莓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 | 第49-50页 |
4.1.3 草莓花青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0-51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4.2.1 光照对草莓果色的影响 | 第51页 |
4.2.2 光照强度对草莓果实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光照强度对草莓果实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4 光照强度对草莓果实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5 花青素含量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页 |
4.3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7-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