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公共服务 | 第16-17页 |
2.1.2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第18-20页 |
2.2.2 公共事务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现状 | 第24-32页 |
3.1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背景和意义 | 第24-26页 |
3.1.1 提供公共服务的背景 | 第24-25页 |
3.1.2 提供公共服务的意义 | 第25-26页 |
3.2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构成 | 第26-29页 |
3.2.1 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3.2.2 企业职能 | 第28页 |
3.2.3 社会责任 | 第28-29页 |
3.3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3.4 国有通信企业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 | 第30-32页 |
3.4.1 企业捐赠 | 第30页 |
3.4.2 提供基础通信公共服务设施 | 第30页 |
3.4.3 合同承包 | 第30-31页 |
3.4.4 委托特许经营 | 第31页 |
3.4.5 公私混合供给 | 第31-32页 |
第4章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成绩与问题 | 第32-43页 |
4.1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取得的成绩 | 第32-37页 |
4.1.1 落实实名制,保障信息安全 | 第32-34页 |
4.1.2 抢险救灾 | 第34页 |
4.1.3 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部署 | 第34-35页 |
4.1.4 通信基础设施保障 | 第35-37页 |
4.2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7-43页 |
4.2.1 国有通信企业公共服务定位不明确 | 第37-38页 |
4.2.2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范围有限 | 第38-39页 |
4.2.3 国有通信企业与地方政府协同能力不佳 | 第39-40页 |
4.2.4 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40-43页 |
第5章 解决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问题的对策 | 第43-52页 |
5.1 明确国有通信企业公共服务定位 | 第43-44页 |
5.2 扩大国有通信企业公共服务范围 | 第44-45页 |
5.3 提高国有通信企业协同能力 | 第45-48页 |
5.3.1 扩大协同部门应急机制 | 第45-46页 |
5.3.2 提高国有通信企业员工素质 | 第46-48页 |
5.4 构建国有通信公共服务机制 | 第48-52页 |
5.4.1 建立国有通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机制 | 第48-49页 |
5.4.2 建立企业自身运营与社会公共服务联动机制 | 第49-50页 |
5.4.3 建立国有通信企业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