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酌定量刑情节及其对死刑限制的依据 | 第12-21页 |
1.1 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及种类 | 第12-15页 |
1.1.1 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 | 第12-14页 |
1.1.2 酌定量刑情节的种类 | 第14-15页 |
1.2 通过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限制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1.2.1 刑法谦抑性理论 | 第15-16页 |
1.2.2 刑罚个别化理论 | 第16-17页 |
1.2.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17-18页 |
1.3 通过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限制的现实依据 | 第18-21页 |
1.3.1 可选择性的法定刑构造 | 第18-19页 |
1.3.2 死刑适用标准的原则性 | 第19-20页 |
1.3.3 死缓制度的设置与运用 | 第20-21页 |
第2章 限制死刑中酌定量刑情节运用情况分析 | 第21-36页 |
2.1 罪前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情况 | 第21-24页 |
2.1.1 犯罪人的个人情况 | 第21-22页 |
2.1.2 被害人过错 | 第22-23页 |
2.1.3 被害人承诺 | 第23-24页 |
2.2 罪中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情况 | 第24-28页 |
2.2.1 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 第24-26页 |
2.2.2 犯罪手段 | 第26-28页 |
2.3 罪后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情况 | 第28-36页 |
2.3.1 积极减少损害后果 | 第28-31页 |
2.3.2 认罪态度与悔罪表现 | 第31-32页 |
2.3.3 被害人谅解 | 第32-33页 |
2.3.4 民愤 | 第33-36页 |
第3章 限制死刑适用中酌定量刑情节运用的问题及解决 | 第36-44页 |
3.1 限制死刑适用中酌定量刑情节运用的问题 | 第36-39页 |
3.1.1 酌定量刑情节适用标准不统一 | 第36页 |
3.1.2 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随意性大 | 第36-37页 |
3.1.3 酌定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标准难以把握 | 第37-38页 |
3.1.4 裁判文书对酌定量刑情节的表述不规范 | 第38-39页 |
3.2 解决限制死刑适用中酌定量刑情节运用之问题的建议 | 第39-44页 |
3.2.1 刑事立法方面 | 第39-41页 |
3.2.2 刑事司法方面 | 第41页 |
3.2.3 配套制度方面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