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8-30页 |
2.1 个人信息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 个人信息分享意愿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0-24页 |
2.3 个人信息分享意愿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2.4 与个人信息分享意愿相关的拓展研究 | 第28页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第28-3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0-38页 |
3.1 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0-33页 |
3.1.1 信任的界定和假设 | 第30-31页 |
3.1.2 网络隐私顾虑的界定和假设 | 第31页 |
3.1.3 感知有用性的界定和假设 | 第31-32页 |
3.1.4 感知易用性的界定和假设 | 第32-33页 |
3.2 概念模型构建 | 第33页 |
3.3 变量的测量 | 第33-35页 |
3.4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第35-38页 |
第4章 数据分析 | 第38-64页 |
4.1 基础分析 | 第38-40页 |
4.1.1 调研相关信息描述 | 第38-39页 |
4.1.2 样本构成分析 | 第39-40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0-45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0-42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2-45页 |
4.3 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6-50页 |
4.4.1 整体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46-48页 |
4.4.2 假设检验 | 第48-50页 |
4.5 感知有用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50-53页 |
4.6 对比分析 | 第53-64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 第64-72页 |
5.1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5.1.1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5.1.2 不同个人信息使用方式下的对比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66-68页 |
5.2 管理启示 | 第68-72页 |
5.2.1 提升企业自身在保护信息方面的可信赖程度 | 第68页 |
5.2.2 加强企业自身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的措施 | 第68-69页 |
5.2.3 完善企业网站功能及企业产品构成 | 第69页 |
5.2.4 了解目标客户的态度,合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 第69-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6.2 研究创新点与价值 | 第73页 |
6.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A 消费者个人信息分享意愿研究调查问卷 | 第86-9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