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环境行政执法现状与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反思 | 第18-23页 |
(一)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现状 | 第18-21页 |
(二) 我国强制性执法手段部分失灵的原因 | 第21-23页 |
二、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手段的提出 | 第23-35页 |
(一) 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手段 | 第23-26页 |
1. 环境行政执法与非强制性手段 | 第23-24页 |
2. 行政执法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手段之间并不矛盾 | 第24-26页 |
(二) 行政法理论发展与非强制性手段的产生 | 第26-31页 |
1. 行政法理论发展的背景 | 第26-28页 |
2. 行政法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3. 非强制性手段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三) 非强制性手段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必要性 | 第31-35页 |
三、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手段现状 | 第35-44页 |
(一) 发展情况 | 第35-38页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0页 |
(三) 主要原因 | 第40-44页 |
四、关于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非强制性手段运用的思考 | 第44-59页 |
(一) 完善非强制性手段的立法 | 第44-49页 |
(二) 完善非强制性手段的运用保障 | 第49-51页 |
(三) 完善非强制性手段的救济途径 | 第51-54页 |
(四) 优化非强制性手段的执法环境 | 第54-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