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列表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激光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加速 | 第11-23页 |
1.2.1 激光电子加速的分类 | 第11-15页 |
1.2.2 提升电子束团的品质 | 第15-23页 |
1.3 激光驱动的逆康普顿散射X射线源 | 第23-34页 |
1.3.1 逆康普顿散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1.3.2 数值计算结果 | 第26-27页 |
1.3.3 逆康普顿散射的各参数的影响 | 第27-29页 |
1.3.4 逆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进展 | 第29-34页 |
第2章 激光尾波场加速中电子束的优化 | 第34-52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实验布局 | 第34-36页 |
2.3 影响产生高质量电子束的因素 | 第36-51页 |
2.3.1 气体的种类(氮气和氦气)对产生电子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2 激光能量对产生电子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3 等离子体密度对产生电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4 聚焦位置对电子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5 激光脉宽对产生电子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6 角啁啾对产生电子的影响 | 第42-51页 |
2.4 总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全光逆康普顿散射X射线源的产生 | 第52-64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布局及诊断 | 第53-56页 |
3.3 如何提高逆康普顿散射X射线源的产额 | 第56-57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7-63页 |
3.4.1 稳定电子束的产生 | 第57-60页 |
3.4.2 逆康普顿散射X射线源的产生 | 第60-63页 |
3.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激光等离子体Kα X射线源 | 第64-70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实验布局 | 第65-66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4.3.1 Kα X射线源的标定 | 第66页 |
4.3.2 Kα X射线对样品的成像 | 第66-68页 |
4.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