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趋势 | 第15-18页 |
1.2.1 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16页 |
1.2.2 奇异观测器 | 第16-17页 |
1.2.3 脉冲系统 | 第17-18页 |
1.3 论文的意义 | 第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带有外部扰动线性系统的事件驱动输出反馈控制 | 第19-43页 |
2.1 对象及控制策略描述 | 第19-20页 |
2.2 扰动观测器设计 | 第20-25页 |
2.3 事件驱动控制器设计 | 第25-28页 |
2.3.1 扰动补偿策略 | 第25-26页 |
2.3.2 事件驱动策略 | 第26-28页 |
2.4 系统模型和稳定性分析 | 第28-30页 |
2.4.1 基于类型Ⅰ测器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28-29页 |
2.4.2 基于类型Ⅱ观测器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29-30页 |
2.5 最小事件间隔 | 第30-32页 |
2.6 当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扰动不同源的情形 | 第32-35页 |
2.7 仿真验证 | 第35-40页 |
2.7.1 仿真对象描述 | 第35-36页 |
2.7.2 观测和控制效果 | 第36-38页 |
2.7.3 事件驱动和时间驱动的对比 | 第38-4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基于采样输出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43-57页 |
3.1 对象及控制策略描述 | 第43-44页 |
3.2 脉冲系统 | 第44-45页 |
3.3 稳定系统的情形 | 第45-49页 |
3.3.1 观测器设计 | 第45-47页 |
3.3.2 事件驱动控制器设计 | 第47-48页 |
3.3.3 系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3.4 不稳定系统的情形 | 第49-52页 |
3.4.1 观测器设计 | 第49-50页 |
3.4.2 事件驱动控制器设计 | 第50-51页 |
3.4.3 系统模型和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52-55页 |
3.5.1 稳定对象 | 第52-53页 |
3.5.2 不稳定对象 | 第53-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周期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57-73页 |
4.1 对象及控制策略描述 | 第57-59页 |
4.2 观测器设计 | 第59-61页 |
4.3 事件驱动控制器设计 | 第61页 |
4.4 采样控制策略 | 第61-63页 |
4.4.1 策略描述 | 第61页 |
4.4.2 系统模型和稳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4.5 基于观测值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第63-66页 |
4.5.1 策略描述 | 第63-64页 |
4.5.2 系统模型和稳定性分析 | 第64-66页 |
4.6 仿真验证 | 第66-71页 |
4.6.1 采样控制策略 | 第66-67页 |
4.6.2 基于观测值的事件驱动策略 | 第67-69页 |
4.6.3 扰动观测器和普通观测器的对比 | 第69-71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