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三亚地区气候分析 | 第20-38页 |
2.1 三亚地区概述 | 第20-22页 |
2.2 三亚地区气候条件 | 第22-27页 |
2.2.1 空气温度 | 第22-23页 |
2.2.2 空气湿度 | 第23-24页 |
2.2.3 日照与太阳辐射 | 第24-25页 |
2.2.4 风 | 第25-26页 |
2.2.5 降水 | 第26-27页 |
2.3 建筑气候适应性概述 | 第27-29页 |
2.3.1 建筑气候适应性定义 | 第27页 |
2.3.2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分类 | 第27-28页 |
2.3.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选用依据 | 第28-29页 |
2.4 三亚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分析 | 第29-35页 |
2.4.1 迈欧尼列表法的分析结果 | 第29-32页 |
2.4.2 “建筑-气候图”法的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2.4.3 其他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3. 三亚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现状分析 | 第38-64页 |
3.1 三亚地区民居类型 | 第38-45页 |
3.1.1 传统民居 | 第38-43页 |
3.1.3 现代民居 | 第43-45页 |
3.2 三亚地区典型民居热环境现状测试 | 第45-59页 |
3.2.1 测试概况 | 第45-49页 |
3.2.2 测试一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3.2.3 测试二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3.2.4 三亚民居室内热环境分析 | 第58-59页 |
3.3 三亚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关键问题分析 | 第59-63页 |
3.3.1 自然通风 | 第59-60页 |
3.3.2 隔热 | 第60-61页 |
3.3.3 遮阳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三亚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策略 | 第64-98页 |
4.1 自然通风 | 第64-80页 |
4.1.1 自然通风的原理 | 第64-67页 |
4.1.2 三亚地区民居自然通风的影响要素 | 第67-72页 |
4.1.3 三亚地区民居自然通风研究 | 第72-80页 |
4.2 外围护结构 | 第80-89页 |
4.2.1 屋顶隔热分析 | 第81-82页 |
4.2.2 外墙的隔热原理 | 第82-84页 |
4.2.3 三亚地区民居屋面、外墙隔热性能研究 | 第84-89页 |
4.3 遮阳 | 第89-96页 |
4.3.1 遮阳形式 | 第89-90页 |
4.3.2 三亚地区民居遮阳设计 | 第90-96页 |
4.4 次要空间降温 | 第96-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5. 三亚民居气候适应性策略节能效果分析 | 第98-114页 |
5.1 模型建立 | 第98-99页 |
5.1.1 软件介绍 | 第98-99页 |
5.1.2 模型参数与模拟设置 | 第99页 |
5.2 自然通风 | 第99-102页 |
5.2.1 模拟说明 | 第99-100页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0-102页 |
5.3 外围护结构 | 第102-107页 |
5.3.1 模拟说明 | 第102-103页 |
5.3.2 传统民居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5.3.3 现代民居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4-107页 |
5.4 遮阳 | 第107-109页 |
5.4.1 模拟说明 | 第107页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7-109页 |
5.5 综合节能效果 | 第109-11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结论 | 第114-11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114-115页 |
6.2 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附录1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0-122页 |
附录2 三亚民居测绘数据表 | 第122-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