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绳索驱动的腰部康复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康复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17页
    1.3 绳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7-20页
    1.4 绳驱动并联康复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0-21页
    1.5 腰部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1页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绳驱动并联腰部康复机器人整体设计方案第23-34页
    2.1 绳驱动腰部康复机器人的构型设计第23-27页
        2.1.1 腰关节运动的定义第23-24页
        2.1.2 腰部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第24-27页
    2.2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优化设计第27-32页
        2.2.1 中国人体的主要尺寸第27-28页
        2.2.2 结构设计尺寸的确定第28-29页
        2.2.3 框架尺寸的优化第29-30页
        2.2.4 扶手高度的优化第30-31页
        2.2.5 下肢固定装置设计第31页
        2.2.6 调节台设计第31-32页
    2.3 基于绳驱动腰部康复机器人结构的安全性设计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绳驱动并联腰部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第34-43页
    3.1 运动学位置分析第34-39页
        3.1.1 运动学位置逆解分析第34-35页
        3.1.2 运动学位置正解分析第35-36页
        3.1.3 运动学位置正逆解模型的验证第36-37页
        3.1.4 腰带中心点运动轨迹分析第37-39页
    3.2 轨迹规划与运动学仿真第39-42页
        3.2.1 腰部康复模式选择与设计第39-40页
        3.2.2 腰部运动轨迹第40-41页
        3.2.3 运动学仿真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绳驱动并联腰部康复机器人力学和工作空间分析第43-56页
    4.1 静力学模型第43-44页
    4.2 动力学模型第44-46页
    4.3 绳拉力求解第46-48页
        4.3.1 绳拉力分布问题的分析第46-47页
        4.3.2 解动力学方程第47-48页
    4.4 机器人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第48-53页
        4.4.1 减重机构动力学性能仿真第48-51页
        4.4.2 驱动绳动力学性能仿真第51-53页
        4.4.3 求解复合模式的驱动绳拉力第53页
    4.5 工作空间分析第53-55页
        4.5.1 工作空间理论分析第54页
        4.5.2 仿真求解工作空间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绳驱动并联腰部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第56-72页
    5.1 绳驱动康复机器人的控制原理第56-57页
    5.2 基于绳驱动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第57-58页
    5.3 控制系统模式的选定第58-59页
    5.4 硬件结构第59-62页
        5.4.1 PMAC 运动控制卡第60页
        5.4.2 电机、传感器及驱动器第60-62页
        5.4.3 硬件接线第62页
    5.5 软件编程第62-71页
        5.5.1 软件的配置第62-63页
        5.5.2 PMAC 卡通信的建立第63-64页
        5.5.3 插补算法描述第64-65页
        5.5.4 绳长变化量与电机转动量的对应关系第65-66页
        5.5.5 编程第66-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主要工作总结第72-7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激光鼠标传感器在运动检测中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