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斜交网格-RC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斜交网格结构概念第11-12页
        1.1.2 斜交网格结构的发展和应用第12-13页
    1.2 斜交网格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8页
        1.2.1 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14-17页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7-18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2 斜交网格结构基本受力特性与工程实例模型化第21-35页
    2.1 本章概述第21页
    2.2 基本体系受力特性分析第21-29页
        2.2.1 斜交网格结构的形成第21-22页
        2.2.2 二维基本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2.2.3 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特性第23-26页
        2.2.4 水平荷载作用下受力特性第26-29页
    2.3 工程实例模型化第29-33页
        2.3.1 工程背景第29页
        2.3.2 模型主要参数第29-32页
        2.3.3 基于已有斜交网格结构模型改建的框架核心筒模型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结构弹性反应谱分析第35-55页
    3.1 本章概述第35页
    3.2 抗震反应谱法简介与反应谱的选取第35-38页
        3.2.1 抗震反应谱法基本原理第35-37页
        3.2.2 算例地震反应谱的选取第37-38页
    3.3 计算结果分析第38-54页
        3.3.1 结构构件内力应力分析第38-45页
        3.3.2 结构侧移与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第45-48页
        3.3.3 结构内外筒(框架)剪力分配对比分析第48-51页
        3.3.4 结构内外筒(框架)倾覆力矩分配对比分析第51-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55-71页
    4.1 本章概述第55页
    4.2 Pushover方法简介及算例参数设定第55-62页
        4.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基本原理第55-61页
        4.2.2 主要构件塑性铰的定义和设置第61-62页
        4.2.3 侧向加载模式的选择第62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62-70页
        4.3.1 结构强度对比分析第62-65页
        4.3.2 结构刚度对比分析第65-68页
        4.3.3 结构破坏机制对比分析第68-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结论和展望第71-75页
    5.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5.2 研究展望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8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泵车臂架位置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城中城”的纽带--城市综合体立体交通空间设计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