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个案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绪论 | 第15-2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一、园本课程改革呼吁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 第15页 |
二、园长及园长领导力倍受社会关注 | 第15-16页 |
三、优良的课程领导力乃现实之需 | 第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一)园长课程领导力内涵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二)园长领导力及课程领导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园长课程领导力现状的研究 | 第19-20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一)课程领导研究的缘起 | 第20-21页 |
(二)课程领导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21页 |
(三)课程领导研究范围的扩大 | 第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一章 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一、园长课程领导力 | 第26-27页 |
二、示范性幼儿园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一、课程创生观 | 第28-29页 |
二、分布式领导理论 | 第29-30页 |
第二章 A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个案调查 | 第30-56页 |
第一节 A园课程发展情况 | 第30-33页 |
一、A园简介 | 第30-31页 |
二、A园课程发展脉络 | 第31-33页 |
第二节 A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现状分析 | 第33-49页 |
一、园长课程组织文化领导力 | 第33-36页 |
(一)建设和谐统一的愿景文化 | 第33-34页 |
(二)营造气氛浓厚的研究文化 | 第34-35页 |
(三)建立友好信任的合作文化 | 第35-36页 |
二、园长课程发展团队领导力 | 第36-38页 |
(一)主张小组成员多元化 | 第36-37页 |
(二)力求成员职权明细化 | 第37-38页 |
(三)坚持组织运行制度化 | 第38页 |
三、园长课程专业技术领导力 | 第38-43页 |
(一)制定符合愿景的课程规划 | 第39页 |
(二)更新调整园所课程结构 | 第39-41页 |
(三)指导教师完善课程实施 | 第41-42页 |
(四)开展民主、多样的课程评价 | 第42-43页 |
四、园长课程师资力量领导力 | 第43-46页 |
(一)完善园所教师结构 | 第44页 |
(二)开展有效园本教研 | 第44-45页 |
(三)拓宽教师专业视野 | 第45-46页 |
五、园长课程资源整合领导力 | 第46-49页 |
(一)优化整合园内课程资源 | 第46-47页 |
(二)协作联盟园外课程资源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影响A园园长课程领导力发挥的因素分析 | 第49-56页 |
一、园长自身因素 | 第50-52页 |
(一)课程领导专业知识欠缺 | 第50页 |
(二)课程领导的时间不够 | 第50-52页 |
二、幼儿园内部因素 | 第52-54页 |
(一)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积极性不高 | 第52-53页 |
(二)课程领导共同体内部冲突的制约 | 第53-54页 |
三、幼儿园外部因素 | 第54-56页 |
(一)上级教育部门“不当”干预 | 第54-55页 |
(二)园所周围环境的限制 | 第55-56页 |
第三章 教育建议 | 第56-65页 |
第一节 示范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优化提升策略 | 第56-60页 |
一、园长提高自身课程领导素质 | 第56-57页 |
(一)转变自身课程领导理念 | 第56-57页 |
(二)增长自身课程专业知识 | 第57页 |
(三)增强自身核心课程领导力 | 第57页 |
二、完善幼儿园课程领导共同体 | 第57-59页 |
(一)改善幼儿园课程组织机构 | 第58页 |
(二)发挥教师课程领导主力军的作用 | 第58页 |
(三)挖掘“两家”、社区资源促进课程领导 | 第58-59页 |
三、教育行政部门改变“全能型”角色 | 第59-60页 |
(一)放宽园长课程领导的权限 | 第59页 |
(二)支持园长课程实施的过程 | 第59页 |
(三)创造园长课程领导的有利条件 | 第59-60页 |
第二节 示范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示范作用发挥途径 | 第60-65页 |
一、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传递优秀经验 | 第60-62页 |
(一)增强分享传递意识 | 第61页 |
(二)提高优秀经验整合能力 | 第61页 |
(三)熔铸师资开展专题讲座 | 第61-62页 |
二、开放园所——共享园所课程资源 | 第62-63页 |
(一)邀请他园来参观学习 | 第62页 |
(二)甄选特色示范观摩课 | 第62页 |
(三)发挥新媒介的交互功能 | 第62-63页 |
三、送教上门——帮扶指导课程建设 | 第63-65页 |
(一)明确目标分阶段指导 | 第63页 |
(二)多形式交流共同成长 | 第63页 |
(三)相互协商恰当的时间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