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我国利益固化藩篱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文献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5页 |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二、破除我国利益固化藩篱的概念及意义 | 第16-20页 |
(一)利益固化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1、利益固化的提出 | 第16页 |
2、利益固化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意义 | 第17-20页 |
1、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 第17-18页 |
2、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第18页 |
3、深层次上完善社会利益结构 | 第18-20页 |
三、当前我国利益固化藩篱的表现形式 | 第20-27页 |
(一)职业代际传递效应增多 | 第20-23页 |
1、公共职位隐性世袭 | 第20-21页 |
2、垄断部门人才录用较为封闭 | 第21-23页 |
(二)底层社会上升渠道阻力增大 | 第23-25页 |
1、经济方面 | 第23-24页 |
2、政治方面 | 第24页 |
3、社会方面 | 第24-25页 |
(三)公共权力利益部门化现象凸显 | 第25-27页 |
1、部门利益固化现象较多 | 第25页 |
2、立法中部门利益最大化 | 第25-26页 |
3、执法中部门利益最大化 | 第26-27页 |
四、当前我国出现利益固化藩篱的原因分析 | 第27-37页 |
(一)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与利益固化 | 第27-29页 |
1、直接恶化着弱势阶层的生存环境 | 第27-28页 |
2、有利于强势阶层转嫁改革成本和代价 | 第28-29页 |
(二)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利益固化 | 第29-32页 |
1、拉大阶层间实际收入差距 | 第30-31页 |
2、引发阶层隔阂与身份歧视 | 第31-32页 |
(三)公共权力扩张与利益固化 | 第32-34页 |
1、公共权力过分集中 | 第32-33页 |
2、公共权力寻租 | 第33-34页 |
(四)不同群体权利失衡与利益固化 | 第34-37页 |
1、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 | 第35页 |
2、弱势群体权利表达通道不畅 | 第35-36页 |
3、权利运行监督制度缺乏 | 第36-37页 |
五、完善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路径选择 | 第37-46页 |
(一)完善公平公正的执政理念 | 第37-40页 |
1、基本权利的保证规则 | 第37-38页 |
2、健全机会均等的规则 | 第38页 |
3、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 | 第38-39页 |
4、调剂的规则 | 第39-40页 |
(二)整合社会保障体系 | 第40-41页 |
1、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缺陷 | 第40页 |
2、逐步实现区域社保的均等化 | 第40-41页 |
3、统一基准待遇 | 第41页 |
(三)增进公共资源的均等化 | 第41-43页 |
1、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 第41-42页 |
2、加强医疗制度改革 | 第42-43页 |
3、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 第43页 |
(四)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 | 第43-46页 |
1、优化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 | 第43-44页 |
2、健全权力制衡制度 | 第44页 |
3、推进政府放、管、服工作 | 第44-45页 |
4、完善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