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课堂建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基本概念第11-12页
  (一) 自主性学习的概念第11页
  (二) 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的特征第11-12页
  (三) 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第12页
  (四) 界定范围第12页
 三、 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四、 论文框架第13页
 五、 研究方法第13-16页
第一章 中学政治课建构自主性学习课堂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第16-22页
 一、 学习型社会的客观要求第16-17页
  (一) 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确立中学政治课教育终身化的理念第16-17页
  (二) 适应全民学习的要求,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化的理念第17页
 二、 中学政治课课改的必然要求第17-22页
  (一) 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是知识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需要第18-19页
  (二) 增强中学政治课时效性、愉悦性的重要保障第19-21页
  (三) 当前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缺失和严重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课堂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第22-28页
 一、 基本原则第22-25页
  (一) 整体性第22-24页
  (二) 差异性第24页
  (三) 统一性第24-25页
 二、 总体要求第25-28页
  (一) 重心由老师转向学生第25页
  (二) 灌入式转为引导式第25-26页
  (三) 搬运式转为创造式学习第26-27页
  (四) 被动式转为主动式第27-28页
第三章 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课堂建构的措施第28-32页
 一、 自主性学习条件第28页
 二、 自主性学习内容第28-29页
 三、 自主性学习过程第29-30页
 四、 自主性学习方式第30-32页
第四章 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课堂的训练及操作第32-38页
 一、 以教师调节为导向的训练模式第32页
 二、 以互动性教学为导向的训练模式第32-33页
 三、 以意义建构为导向的训练模式第33-34页
 四、 以学习策略为导向的训练模式第34页
 五、 中学政治课自主性学习课堂建构案例第34-38页
结语:思考及建议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郸城县为例
下一篇:增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