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步骤 | 第11-12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1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 第12-13页 |
1.3.2 文化传统教育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4.1 关于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研究 | 第13-17页 |
1.4.2 关于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研究的评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化传统教育的比较 | 第19-30页 |
2.1 国内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19-21页 |
2.1.1 古代文化传统教育 | 第19-20页 |
2.1.2 中国当代文化传统教育的现状 | 第20-21页 |
2.2 国外文化传统教育 | 第21-27页 |
2.2.1 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 第21-24页 |
2.2.2 发达国家的本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 第24-27页 |
2.3 国外开展文化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 第27-30页 |
2.3.1 国外文化传统教育的特点 | 第27-28页 |
2.3.2 国外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文化传统教育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育价值 | 第30-43页 |
3.1 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 第30-38页 |
3.1.1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 第30-33页 |
3.1.2 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 第33-35页 |
3.1.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35-38页 |
3.2 文化传统教育对学校发展的价值 | 第38-43页 |
3.2.1 提高教师素养 | 第38-39页 |
3.2.2 优化学校德育管理 | 第39-41页 |
3.2.3 形成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43-53页 |
4.1 调查目的 | 第43页 |
4.2 调查工具 | 第43页 |
4.3 调查对象与范围 | 第43-44页 |
4.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4-45页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4.5.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文化传统教育的认识 | 第45-46页 |
4.5.2 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材运用现状 | 第46-48页 |
4.5.3 教师对文化传统教育采用的教学方式 | 第48-49页 |
4.5.4 文化传统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情况 | 第49-50页 |
4.5.5 文化传统教育的保障机制(教师、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 第50-52页 |
4.5.6 教师对文化传统教育面临困难的看法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路径研究 | 第53-66页 |
5.1 构建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 | 第53-56页 |
5.1.1 构建文化传统教育的显性课程 | 第53-54页 |
5.1.2 构建文化传统教育的隐性课程 | 第54-55页 |
5.1.3 构建文化传统教育的教材体系 | 第55-56页 |
5.2 构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 第56-59页 |
5.3 开展融入文化传统教育的学科教学 | 第59-63页 |
5.3.1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化传统教育 | 第60-61页 |
5.3.2 其他学科中融入文化传统教育 | 第61-63页 |
5.4 建立文化传统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63-66页 |
5.4.1 建立文化传统教育基地 | 第63-64页 |
5.4.2 形成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师培训机制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第66-6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6-67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