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实践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第12-14页
        一、理论方面第12-14页
        二、实践方面第14页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分析第14-16页
        一、总体面貌第14-15页
        二、研究路线第15-16页
        三、国内研究第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民主的理论逻辑第19-27页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资源第19-22页
        一、统一战线理论第19-21页
        二、政党关系理论第21-22页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资源第22-25页
        一、指出了革命性质第22-23页
        二、规划了革命道路第23页
        三、巩固了统战基础第23-25页
    第三节 中华政治文化资源第25-27页
        一、和合思想与尊重多样性第25页
        二、中庸思想与追求平衡性第25-26页
        三、民本思想与维护公益性第26-2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民主的历史逻辑第27-31页
    第一节 非均衡的社会政治生态第27-29页
        一、政治力量对比第27-28页
        二、阶级力量对比第28-29页
    第二节 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传统第29-30页
        一、集体政治观念第29页
        二、政治现实差距第29-30页
    第三节 中共的组织推动第30-31页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民主的实践活动第31-47页
    第一节 民主联合战线中的协商实践初步探索第31-35页
        一、国共党际协商的诞生背景第31-33页
        二、国共党际协商的确立与成果第33-34页
        三、对国共党际协商的评价第34-35页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继续协商实践第35-42页
        一、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基本情况第36-38页
        二、三三制政权中协商民主的具体体现第38-40页
        三、对三三制协商政治实践的评价第40-41页
        四、国民参政会的基本情况与评价第41-42页
    第三节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第42-47页
        一、新政协的建立背景第42-43页
        二、新政协的筹备与召开第43-44页
        三、新政协的协商特质第44-47页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协商实践的价值分析第47-50页
    第一节 理论价值第47-48页
        一、协商民主内生性第47-48页
        二、政党制度合法性第48页
    第二节 实践价值第48-50页
        一、党对协商政治的领导第48-49页
        二、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研究
下一篇:扶贫领域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以山东省J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