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地下连续墙支护基坑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基坑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数值分析方法原理与简介 | 第16-22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6-17页 |
2.2.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16页 |
2.2.2 有限元法的求解过程 | 第16-17页 |
2.2.3 有限元法的分类 | 第17页 |
2.3 ABAQUS简介 | 第17-22页 |
2.3.1 ABAQUS概述 | 第17页 |
2.3.2 ABAQUS软件的基本功能 | 第17-19页 |
2.3.3 ABAQUS岩土分析的优势 | 第19-22页 |
第3章 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影响模型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22-50页 |
3.1 赛达新兴产业园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3.1.1 工程基本概况 | 第22页 |
3.1.2 工程地质情况 | 第22-23页 |
3.1.3 工程施工工况 | 第23-24页 |
3.1.4 工程模型说明 | 第24页 |
3.2 三维有限元模拟 | 第24-34页 |
3.2.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范围 | 第24-25页 |
3.2.2 模型的计算参数 | 第25-27页 |
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3.3 二维有限元模拟 | 第34-42页 |
3.3.1 二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范围 | 第34-35页 |
3.3.2 计算过程的模拟 | 第35页 |
3.3.3 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35-42页 |
3.4 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对比 | 第42-47页 |
3.4.1 竖向位移数据的对比 | 第42-43页 |
3.4.2 水平位移数据的对比 | 第43-44页 |
3.4.3 临近建筑倾斜率的对比 | 第44-45页 |
3.4.4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的验证 | 第45-47页 |
3.4.5 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分析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4章 基坑开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基坑不同开挖深度的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4.2.1 计算工况 | 第50-51页 |
4.2.2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4.3 建筑物距基坑不同距离的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4.3.1 计算工况 | 第53页 |
4.3.2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4.4 不同基坑开挖宽度的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4.4.1 计算工况 | 第55-56页 |
4.4.2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4.5 基坑开挖过程中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应用 | 第57-61页 |
4.5.1 实测数据的对比 | 第57-60页 |
4.5.2 基坑开挖影响因素的应用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基坑开挖加固措施对临近建筑的影响分析 | 第62-76页 |
5.1 不同地下连续墙厚度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62-64页 |
5.1.1 计算工况 | 第62页 |
5.1.2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5.2 不同支护形式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64-68页 |
5.2.1 计算工况 | 第64-65页 |
5.2.2 各工况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5-68页 |
5.3 基坑外土体加固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68-70页 |
5.3.1 计算工况 | 第68-69页 |
5.3.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5.4 赛达新兴产业园现场实际应用与成果 | 第70-74页 |
5.4.1 现场实际应用 | 第70-73页 |
5.4.2 施工成果 | 第73-74页 |
5.4.3 基坑开挖加固措施的应用分析 | 第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80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6.2 本文工作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