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1.1 钝化及钝化剂的种类 | 第11-13页 |
1.1.2 钝化机制 | 第13-14页 |
1.1.3 钝化效果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后的生态效应 | 第15-17页 |
1.2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9-20页 |
2.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20页 |
2.3 指标测定 | 第20-22页 |
2.3.1 土壤性质 | 第20页 |
2.3.2 土壤酶活性 | 第20-21页 |
2.3.3 重金属测定 | 第21-22页 |
2.3.4 活性官能团、表征鉴定 | 第22页 |
2.3.5 油枯和茶叶渣 | 第22页 |
2.3.6 小白菜 | 第22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46页 |
3.1 油枯和茶叶渣基本属性 | 第23-25页 |
3.1.1 油枯和茶叶渣基本性质 | 第23页 |
3.1.2 油枯和茶叶渣比表面积 | 第23页 |
3.1.3 油枯和茶叶渣FTIR分析 | 第23-25页 |
3.2 油枯和茶叶渣的钝化机理分析 | 第25-34页 |
3.2.1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Cd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2 培养期间DTPA-Cd的变化 | 第26-27页 |
3.2.3 培养期间土壤pH值的变化 | 第27-29页 |
3.2.4 培养期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第29-30页 |
3.2.5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2.6 土壤DTPA-Cd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3.2.7 Ex-Cd和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土壤pH的通径分析 | 第31-33页 |
3.2.8 土壤FTIR分析 | 第33-34页 |
3.2.9 小结 | 第34页 |
3.3 油枯和茶叶渣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40页 |
3.3.1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4 小结 | 第40页 |
3.4 油枯和茶叶渣对小白菜的影响 | 第40-44页 |
3.4.1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小白菜可食用部分鲜重、干重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2 油枯和茶叶渣施用对小白菜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3.4.3 小结 | 第43-44页 |
3.5 油枯和茶叶渣两种材料综合评价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4.1 油枯和茶叶渣基本属性 | 第46页 |
4.2 油枯和茶叶渣的钝化机理 | 第46-47页 |
4.3 油枯和茶叶渣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油枯和茶叶渣对小白菜的影响 | 第48-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