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雅安雨城区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非极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摘要第4-6页
ABST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PM_(2.5)的基本特征第11-14页
        1.2.1 PM_(2.5)的来源和产生方式第11页
        1.2.2 PM_(2.5)的化学组成第11-12页
        1.2.3 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第12-13页
        1.2.4 PM_(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13-14页
    1.3 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非极性有机物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国内外水溶性无机离子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外非极性有机物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20页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第18-19页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20-29页
    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概况第20-21页
        2.1.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页
        2.1.2 采样点概况第20-21页
    2.2 PM_(2.5)样品的采集第21页
    2.3 PM_(2.5)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第21-23页
        2.3.1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预处理及分析第21-22页
        2.3.2 非极性有机物的预处理及分析第22页
        2.3.3 金属元素的预处理及分析第22-23页
    2.4 PM_(2.5)质量浓度计算第23-25页
    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25-27页
        2.5.1 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第25-26页
        2.5.2 样品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第26-27页
    2.6 源解析方法第27-29页
        2.6.1 主成分分析第27页
        2.6.2 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第27页
        2.6.3 多环芳烃特征比值法第27-28页
        2.6.4 正构烷烃主峰碳数、碳优指数和植物蜡指数第28-29页
第三章 雅安大气PM_(2.5)质量浓度以及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第29-41页
    3.1 雅安大气PM_(2.5)质量浓度第29-30页
    3.2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第30-39页
        3.2.1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第31-35页
            3.2.1.1 无机离子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第31-33页
            3.2.1.2 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第33-34页
            3.2.1.3 离子平衡第34-35页
        3.2.2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来源解析第35-39页
            3.2.2.1 主成分分析法第35-37页
            3.2.2.2 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雅安大气PM_(2.5)中非极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第41-58页
    4.1 正构烷烃第41-45页
        4.1.1 正构烷烃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分布特征第41-43页
        4.1.2 正构烷烃的来源解析第43-45页
            4.1.2.1 主峰碳(C_(max))第43-44页
            4.1.2.2 碳优指数(CPI)和植物蜡指数(WaxCn)第44-45页
    4.2 多环芳烃第45-54页
        4.2.1 多环芳烃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第47-51页
        4.2.2 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第51-52页
        4.2.3 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第52-54页
            4.2.3.1 BaP的等效毒性第52-53页
            4.2.3.2 致癌风险水平第53-54页
    4.3 藿烷、甾烷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间歇曝气和过氧硫酸氢钾钠盐分别控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甲烷排放研究
下一篇:油枯和茶叶渣对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