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纳米水基SiC液压介质的制备及粘度特性研究

摘要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液压介质的分类第10-12页
        1.2.1 矿物型液压油第10页
        1.2.2 乳化型传动液第10-11页
        1.2.3 合成型传动液第11页
        1.2.4 纯水液压介质第11-12页
    1.3 液压介质的特性第12-14页
    1.4 纳米水基液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纳米颗粒颗粒添加剂的优势第15页
        1.4.2 纳米颗粒添加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3 纳米水基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第16页
        1.4.4 纳米水基液的粘度研究第16-17页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1 课题来源第17-18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纳米流体粘度测量方法研究第19-33页
    2.1 液体粘度概述第19-22页
        2.1.1 粘度的产生机理第19-21页
        2.1.2 粘度的表示方式第21-22页
    2.2 液体的粘度测量方法分析第22-30页
        2.2.1 液体粘度的测量方法第23-30页
    2.3 纳米水基液体粘度测量方案设计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纳米水基液压介质的组分设计第33-47页
    3.1 固体颗粒的分析和选择第33-36页
        3.1.1 对纳米颗粒添加剂的要求第33-35页
        3.1.2 纳米SiC颗粒作为固体颗粒添加剂的优势第35-36页
    3.2 对基础液的分析和选择第36-42页
        3.2.1 对水基础液的要求第36-37页
        3.2.2 基础液的种类分析第37-40页
        3.2.3 基础液的确定第40-42页
    3.3 辅助添加剂的分析和选择第42-45页
        3.3.1 对辅助添加剂的要求第42页
        3.3.2 辅助添加剂的种类分析第42-45页
    3.4 纳米水基液压介质制备的方案设计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纳米SiC水基液压介质的制备第47-61页
    4.1 纳米SiC颗粒的团聚和分散第47-49页
        4.1.1 纳米SiC的团聚及分散机理分析第47-48页
        4.1.2 纳米SiC的分散方法第48-49页
        4.1.3 纳米SiC水基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第49页
    4.2 纳米SiC水基液压介质的沉降试验第49-54页
        4.2.1 实验方法设计第49-51页
        4.2.2 试验原料第51页
        4.2.3 试验过程第51-54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4.3.1 纳米SiC水基液的分散特征第54-57页
        4.3.2 纳米SiC水基液的沉降稳定性分析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纳米SiC水基液压介质的粘度特性研究第61-75页
    5.1 纳米SiC水基液粘度的影响因素第61-63页
    5.2 纳米SiC的粘度试验第63-65页
    5.3 纳米SiC水基液的粘度变化规律第65-69页
        5.3.1 纳米SiC颗粒含量和粒径对粘度的影响第65-66页
        5.3.2 分散剂用量对纳米SiC水基液粘度的影响第66页
        5.3.3 PH值对纳米SiC水基液粘度的影响第66-67页
        5.3.4 温度对纳米SiC水基液粘度的影响第67-68页
        5.3.5 压力对纳米SiC水基液粘度的影响第68-69页
    5.4 纳米SiC水基液压介质粘度特性分析第69-73页
        5.4.1 粘温特性第69-70页
        5.4.2 粘度与流动状态及能量损失的关系第70-72页
        5.4.3 粘压特性第72-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液叉车节能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车载嵌入式智能故障诊断终端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