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数学语言概述 | 第13-23页 |
2.1 数学语言的界定 | 第13页 |
2.2 数学语言的分类 | 第13-18页 |
2.2.1 文字语言 | 第14-15页 |
2.2.2 符号语言 | 第15-17页 |
2.2.3 图示语言 | 第17-18页 |
2.3 数学语言能力的界定 | 第18-23页 |
2.3.1 阅读能力 | 第18-19页 |
2.3.2 转换能力 | 第19-22页 |
2.3.3 表达能力 | 第22-23页 |
第3章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3.1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理论 | 第23-24页 |
3.2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3.3 有意义学习的理论 | 第25-26页 |
第4章 对于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现状的调查 | 第26-31页 |
4.1 调查时间及研究对象 | 第26页 |
4.2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4.3 调查研究的实施 | 第26-28页 |
4.4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8-31页 |
第5章 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 | 第31-44页 |
5.1 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原则 | 第31-33页 |
5.1.1 “因材施教”的原则 | 第31-32页 |
5.1.2 循序渐进原则 | 第32-33页 |
5.1.3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5.2 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33-44页 |
5.2.1 教师要重视数学语言教学 | 第33-36页 |
5.2.2 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 | 第36-38页 |
5.2.3 加强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 | 第38-39页 |
5.2.4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第39-42页 |
5.2.5 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42-4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附录 1 | 第45-46页 |
附录 2 | 第46-47页 |
附录 3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