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外差光谱仪的主要温室气体柱浓度反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1.2.1 温室气体探测方式 | 第11-17页 |
1.2.2 温室气体浓度反演方法 | 第17-21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激光外差光谱技术基础理论 | 第23-29页 |
2.1 分子吸收光谱 | 第23-24页 |
2.2 激光外差探测基础理论 | 第24-28页 |
2.2.1 光电探测简介 | 第24-25页 |
2.2.2 激光外差探测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2.3 激光外差装置的信噪比分析 | 第26页 |
2.2.4 激光外差装置的系统性能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温室气体柱浓度反演算法研究 | 第29-35页 |
3.1 整层大气太阳吸收光谱遥感反演理论 | 第29-30页 |
3.2 整层大气透过率模拟 | 第30-32页 |
3.2.1 大气模式 | 第30-31页 |
3.2.2 逐线积分 | 第31-32页 |
3.3 温室气体柱浓度反演算法与软件实现 | 第32-34页 |
3.3.1 柱浓度反演原理 | 第32-33页 |
3.3.2 程序结构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温室气体柱浓度反演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4.1 云南观测站测量数据处理 | 第35-38页 |
4.2 合肥科学岛测量数据处理 | 第38-43页 |
4.3 系统关键参数 | 第43-46页 |
4.3.1 仪器响应函数 | 第43页 |
4.3.2 系统噪声 | 第43-44页 |
4.3.3 大气质量因子 | 第44-45页 |
4.3.4 分子光谱与气象参数 | 第45页 |
4.3.5 气体初始廓线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7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