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方法错误处断原则--具体符合说的适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具体方法错误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10-20页 |
(一) 事实错误概念简介 | 第10-11页 |
(二) 对象错误的概念特征及处理原则 | 第11-13页 |
(三) 方法错误概念特征 | 第13-20页 |
二、具体的方法错误处断学说概况 | 第20-25页 |
(一) 学说概况 | 第20-21页 |
(二) 法定符合说 | 第21-22页 |
(三) 具体符合说 | 第22-23页 |
(四) 行为计划理论 | 第23页 |
(五) 犯意转移原则 | 第23-25页 |
三、法定符合说的主张及批判 | 第25-30页 |
(一) 数故意说及缺陷 | 第25-26页 |
(二) 一故意说及弊病 | 第26-28页 |
(三) 行为计划理论的不足 | 第28-29页 |
(四) 犯意转移原则的批判 | 第29-30页 |
四、具体符合说的批判与反驳 | 第30-35页 |
(一) 对具体符合说不足的诟病 | 第30-31页 |
(二) 对具体符合说诟病的反驳 | 第31-33页 |
(三) 具体符合说适用的科学性 | 第33-35页 |
五、我国处理方法及学说借鉴意义 | 第35-40页 |
(一) 学说比较与评析 | 第35-36页 |
(二) 我国具体方法错误处断分析 | 第36-38页 |
(三) 具体符合说的借鉴意义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