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态视角下物流生态圈演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 新经济模式兴起推动传统物流业寻找新增长点 | 第11-12页 |
(二) 物流生态圈成为物流业发展新动能 | 第12-13页 |
(三) 国内物流生态圈发展出现瓶颈 | 第13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一) 组织生态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生态圈概念 | 第20页 |
二、组织生态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一) 组织生态理论应用 | 第20-21页 |
(二) 组织演进思想研究 | 第21-23页 |
三、生态圈研究 | 第23-26页 |
(一) 生态圈 | 第23-25页 |
(二) 物流生态圈 | 第25-26页 |
四、文献述评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 第28-39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28-37页 |
(一) 物流生态圈演进内涵 | 第28-29页 |
(二) 研究变量和假设 | 第29-37页 |
二、模型设计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变量测量与问卷调查 | 第39-45页 |
一、研究变量测量 | 第39-43页 |
(一) 测量指标选取思路 | 第39页 |
(二) 测量指标选取原则 | 第39页 |
(三) 测量指标初步选取 | 第39-40页 |
(四) 测量题项初步设计 | 第40-41页 |
(五) 测量指标及题项优化 | 第41-43页 |
二、问卷调查 | 第43-45页 |
(一) 调查样本选取 | 第43页 |
(二) 问卷设计 | 第43页 |
(三) 预调查及问卷修正 | 第43页 |
(四)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物流生态圈演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78页 |
一、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第45-48页 |
(一)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二) 样本变量特征分析 | 第46-48页 |
二、企业特征对测量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一) 企业规模 | 第49-50页 |
(二) 企业年营业收入 | 第50-51页 |
(三) 企业成立年限 | 第51页 |
(四) 企业所属行业 | 第51-52页 |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2-68页 |
(一) 信度分析 | 第52-54页 |
(二) 效度分析 | 第54-68页 |
四、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68-78页 |
(一) 结构方程全模型构建 | 第68-69页 |
(二) 模型拟合度评估和修正 | 第69-70页 |
(三) 路径分析与模型假设检验 | 第70-77页 |
(四) 结论与模型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二、对策和建议 | 第79-83页 |
(一) 引导正确认知生态圈,寻找适宜生态位 | 第80-81页 |
(二) 促进各维度影响力发挥,扬长避短 | 第81-82页 |
(三) 加速处理内部矛盾,加强第三方监管 | 第82-83页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一) 研究不足 | 第83-84页 |
(二)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附录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