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小学生社交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以甘肃省L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相关文献研究的评述 | 第12-13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3.1 社交能力与社交问题 | 第13-14页 |
1.3.2 专业服务的介入 | 第14页 |
1.4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4.1 白板说理论 | 第14页 |
1.4.2 “镜中我”理论 | 第14-15页 |
1.4.3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5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村小学生社会交往的现状 | 第17-19页 |
2.1 L小学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2 L小学学生社交现状的具体表现 | 第18-19页 |
2.2.1 学生与老师的交往现状 | 第18页 |
2.2.2 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往现状 | 第18页 |
2.2.3 同伴群体之间的交往现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9-25页 |
3.1 问题的呈现 | 第19-21页 |
3.1.1 L小学学生的需求评估 | 第19-20页 |
3.1.2 问题诊断 | 第20-21页 |
3.2 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3.2.1 依据理论——生态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3.2.2 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及建议 | 第25-38页 |
4.1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微系统的介入 | 第25-35页 |
4.1.1 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 第25-26页 |
4.1.2 服务对象微系统的介入 | 第26-35页 |
4.2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微系统的建议 | 第35-37页 |
4.2.1 社区环境方面 | 第35页 |
4.2.2 家庭系统的方面 | 第35-36页 |
4.2.3 学校系统方面 | 第36-37页 |
4.3 对服务对象中系统的建议 | 第37-38页 |
4.3.1 家庭与学校结合方面 | 第37页 |
4.3.2 社区与学校方面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评估 | 第38-42页 |
5.1 评估方法 | 第38页 |
5.2 评估结果 | 第38-42页 |
5.2.1 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评估结果 | 第38-40页 |
5.2.2 问卷及量表评估结果 | 第40-41页 |
5.2.3 介入的不足之处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5页 |
6.1 结论 | 第42-43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