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8-24页 |
1.1 无线网络概述 | 第8-9页 |
1.2 无线网络MAC层协议 | 第9-14页 |
1.2.1 ALOHA | 第9-10页 |
1.2.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 第10-12页 |
1.2.3 IEEE 802.11 MAC协议 | 第12-14页 |
1.3 IEEE 802.11 MAC协议性能分析 | 第14-16页 |
1.4 IEEE 802.11 MAC协议性能改进 | 第16-18页 |
1.5 无线Ad hoc网络的资源预留 | 第18-21页 |
1.5.1 Ad hoc网络的QoS | 第18-20页 |
1.5.2 Ad hoc网络中资源预留的研究 | 第20-21页 |
1.5.3 Ad hoc网络MAC协议对资源预留的影响 | 第21页 |
1.6 选题动机 | 第21-22页 |
1.7 论文贡献 | 第22-23页 |
1.8 论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IEEE 802.11 MAC层延迟性能分析 | 第24-52页 |
2.1 IEEE 802.11 DCF | 第24-31页 |
2.1.1 帧间间隔(IFS) | 第24-25页 |
2.1.2 指数退避机制 | 第25-27页 |
2.1.3 CSMA/CA | 第27-28页 |
2.1.4 DCF | 第28-31页 |
2.2 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2.3 改进的Markov模型 | 第33-36页 |
2.4 延迟分析 | 第36-41页 |
2.4.1 介质访问延迟 | 第36-39页 |
2.4.2 MAC层队列延迟分析 | 第39-41页 |
2.5 模型验证及性能评价 | 第41-50页 |
2.5.1 仿真软件OPNET | 第41-42页 |
2.5.2 仿真场景 | 第42-43页 |
2.5.3 仿真参数 | 第43-44页 |
2.5.4 模型验证 | 第44-46页 |
2.5.5 性能评价 | 第46-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性能改进 | 第52-64页 |
3.1 活动节点数的实时估计 | 第52-55页 |
3.2 初始竞争窗口的动态选取 | 第55-57页 |
3.3 性能评价 | 第57-63页 |
3.3.1 仿真工具NS | 第-243-58页 |
3.3.2 实验环境 | 第58-59页 |
3.3.3 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带宽预留保证机制 | 第64-75页 |
4.1 无线ad hoc网络中带宽预留的研究 | 第64-67页 |
4.1.1 INSIGNIA | 第64-66页 |
4.1.2 dRSVP | 第66页 |
4.1.3 MRSVP | 第66页 |
4.1.4 BruIT | 第66页 |
4.1.5 ROC | 第66-67页 |
4.1.6 SRRP | 第67页 |
4.2 MAC信道竞争对带宽预留的影响 | 第67-71页 |
4.2.1 问题的提出 | 第67-68页 |
4.2.2 问题的验证 | 第68-71页 |
4.3 邻居预留机制 | 第71-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邻居预留带内信令系统NR-INSIGNIA | 第75-101页 |
5.1 NR-INSIGNIA的动机 | 第75-76页 |
5.2 NR-INSIGNIA的设计 | 第76-82页 |
5.2.1 框架设计 | 第76-77页 |
5.2.2 协议命令 | 第77-80页 |
5.2.3 协议操作 | 第80-82页 |
5.3 NR-INSIGNIA关键算法及系统流程 | 第82-87页 |
5.3.1 准入控制算法 | 第82页 |
5.3.2 邻居节点包调度算法 | 第82-83页 |
5.3.3 系统流程 | 第83-87页 |
5.4 仿真实验及性能评价 | 第87-99页 |
5.4.1 仿真实验的实现 | 第87-89页 |
5.4.2 性能评价度量 | 第89-90页 |
5.4.3 实验设计 | 第90-91页 |
5.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1-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1-10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1-10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6-118页 |
致 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