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有企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有企业并购的基本问题 | 第14-24页 |
2.1 国有企业并购的含义 | 第14页 |
2.2 国有企业并购的类型 | 第14-15页 |
2.3 国有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3.1 萌芽启动阶段(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期) | 第15页 |
2.3.2 渐次成长阶段(90 年代中期—入世前后) | 第15-16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入世至今) | 第16页 |
2.4 国有企业并购的特点 | 第16-19页 |
2.4.1 依托于已在国内开展的业务,谋求绝对控股是成为并购特点 | 第16-17页 |
2.4.2 强强并购趋势渐趋明显,热门并购行业相对更加宽泛 | 第17-18页 |
2.4.3 企业并购地域分布不平衡 | 第18页 |
2.4.4 并购模式出现新特点,融资手段多样化 | 第18-19页 |
2.5 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必要性 | 第19-24页 |
2.5.1 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19-21页 |
2.5.2 国有企业并购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4-35页 |
3.1 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3.1.1 国有资产流失 | 第24-25页 |
3.1.2 并购交易中的风险 | 第25-28页 |
3.2 国有企业并购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8-35页 |
3.2.1 企业并购的法律规定不明晰 | 第28-31页 |
3.2.2 资产评估不严格 | 第31-33页 |
3.2.3 并购交易操作不规范 | 第33-35页 |
第4章 保定市在收购兼并重组方面的案例分析和启示 | 第35-44页 |
4.1 保定市国企收购兼并重组简要历程 | 第35-36页 |
4.2 兵装集团兼并保定天威集团的案例分析 | 第36-41页 |
4.2.1 合作背景 | 第36-37页 |
4.2.2 合作进展 | 第37-39页 |
4.2.3 合作内容 | 第39-41页 |
4.3 保定焦化厂收购兼并重组案例的简要分析 | 第41-42页 |
4.4 保定国有企业并购的启示 | 第42-44页 |
4.4.1 通过并购培育和发展国有经济龙头企业集团 | 第42页 |
4.4.2 积极推进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第42-43页 |
4.4.3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 第43-44页 |
第5章 规范国企并购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5.1 规范并购交易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第44-45页 |
5.1.1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避免所有者缺位现象,防止国资流失 | 第44页 |
5.1.2 强化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真实体现国有资产价值 | 第44-45页 |
5.1.3 改革并购交易操作方式,实现并购效益最大化 | 第45页 |
5.2 完善国企并购法律制度,保障并购依法依规操作 | 第45-46页 |
5.2.1 出台《企业并购法》,改变并购法律法规分散零乱局面 | 第45-46页 |
5.2.2 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加强外资并购的法律监管 | 第46页 |
5.2.3 完善并购的社会保障法体系建设 | 第46页 |
5.3 控制并购交易风险,有效防范并购隐患 | 第46-48页 |
5.3.1 并购前适当谨慎与披露,规范完善并购流程和协议 | 第46-47页 |
5.3.2 改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产权交易程序 | 第47-48页 |
5.3.3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作用 | 第48页 |
5.4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完善资本市场和配套措施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