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的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的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的现状 | 第15-16页 |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虚拟仪器技术 | 第16-17页 |
·虚拟仪器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系统构架方案设计 | 第21-33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1-22页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4页 |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24-28页 |
·数据采集技术 | 第24-25页 |
·PCI总线技术 | 第25-26页 |
·模块化设计 | 第26页 |
·信号采集处理技术 | 第26-28页 |
·四种温室环境因子的研究 | 第28-31页 |
·温度因子 | 第29页 |
·湿度因子 | 第29-30页 |
·光照度因子 | 第30页 |
·二氧化碳浓度因子 | 第30-31页 |
·系统设计的步骤 | 第31页 |
·硬件设计步骤 | 第31页 |
·软件设计步骤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5页 |
·系统选用的传感器 | 第33-36页 |
·传感器 | 第33-35页 |
·温度传感器 | 第35页 |
·湿度传感器 | 第35页 |
·光照度传感器 | 第35-36页 |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 第36页 |
·系统选用的数据采集卡 | 第36-41页 |
·系统选用的上位PC机 | 第41页 |
·控制设备硬件 | 第41页 |
·系统选用的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41-43页 |
·干扰来源 | 第41-42页 |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原则 | 第42页 |
·本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方法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65页 |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46-48页 |
·监测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 第48-57页 |
·用户登录设计 | 第48-49页 |
·实时监测主体模块 | 第49-52页 |
·数据管理模块 | 第52-53页 |
·数据回放模块 | 第53-54页 |
·软件系统中其它相关子VI的使用 | 第54-57页 |
·系统帮助VI | 第57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57-59页 |
·LabVIEW访问数据库的设计 | 第59-61页 |
·LabVIEW与MATLAB的接口方法 | 第61-63页 |
·模糊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实验分析 | 第65-76页 |
·硬件调试 | 第65页 |
·软件调试 | 第65-66页 |
·系统总体调试 | 第66页 |
·系统实验测试 | 第66-75页 |
·对单子叶玉米萌芽期和幼苗生长期进行环境监测 | 第66-71页 |
·对双子叶蓖麻萌芽期和幼苗生长期进行环境监测 | 第71-74页 |
·错误数据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展望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第84-85页 |
附录B 系统主要实物照片 | 第85-86页 |
附录C 其它 | 第86页 |